我校孙国刚教授获第三届颗粒学奖
发布时间:2004-11-11 | | 浏览量:
近日,我校化工学院孙国刚教授获得第三届颗粒学奖。
青年颗粒学奖是为鼓励颗粒学领域内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促进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长而设置的,青年颗粒学奖基金会每次奖励从事科学研究和在企业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各一名,两年颁发一次。
颗粒学是一门跨学科、多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问,由大量的基础科学和许多相关的应用技术组成。颗粒学涉及颗粒的测量和标定,颗粒的形成与团聚,颗粒与气、液的分离,固体颗粒的输送,流态化,破碎,团球,气溶胶等诸多科学与技术问题。
我们热烈祝贺孙国刚教授获此荣誉!图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长李静海院士(右一)向孙国刚教授(右二)颁发“第三届中国青年颗粒学奖。
孙国刚简介:
孙国刚,男,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学院过程装备实验室主任;加拿大the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化工系兼职教授 ( Adjunct Professor),目前正在与加国该校联合指导博士研究生。
孙国刚于1986年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同年留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后更名为石油大学(北京))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至今。孙国刚教授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教书育人;业务上积极进取、努力创新。教学方面已讲授过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硕士研究生学位课、选修课,本科生专业核心课、选修课及专科生专业课等不同类型的课程;指导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毕业的10多人,在读博士生3人。1991年在石油大学被首批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被推荐为石油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997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科研工作涉及旋风分离器气固分离、旋风分离器料腿负压差立管流动、颗粒气流分级、气液分离、烟气脱硫、循环流化床提升管两相流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工业应用。负责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加承担过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参加承担或负责过多项部级课题;还负责组织并参加完成过国有炼油厂、石化厂的多项委托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科研成果获得过1个国家科技进步贰等奖、1个部级科技进步壹等奖、5个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研究论文发表于《科学通报》、《化工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Chem.
主要科研事迹有:
1、 86年留校在时铭显院士指导下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课题“催化裂化旋风分离器的研究与开发”的研究工作,负责旋风分离器的结构优化、放大试验以及性能计算工作。经过研究找出了高效旋风分离器的基本结构型式、结构尺寸及操作参数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结合对旋风分离器内流场与浓度场的研究,总结出了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