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揭秘国庆群众游行镜头外的石大故事
发布时间:2019-10-03 | | 浏览量:
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群众游行,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1032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师生和1200名北京市国资委、市委农工委的代表共同组成群众游行8号方阵“艰苦奋斗”方阵,踏着《社会主义好》的欢快旋律走过天安门广场,展现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中艰难走来、在砥砺奋进中拼搏成长的壮志豪情。
这一刻,对石大人来说,是以实际行动向祖国“献礼”的荣耀时刻,更是又一次以优异答卷向国家“复命”的历史时刻。
从6月到10月的118天,从石大到天安门的42公里,我们跨越时间和空间,揭秘那些8号方阵镜头外不曾被“看见”的故事,重温国庆群众游行镜头外那些难忘的瞬间。
作为8号方阵的主责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不仅是国庆群众游行环节的参与者,更是8号方阵的具体组织方。为了这一刻,无数石大人“秘密”筹划了近4个月。
自接到上级任务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把方阵组织工作作为学校必须要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完成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进行统一部署安排。在历时近4个月的筹备工作中,8号方阵按照中央和上级要求,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学校成立了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山红红、校长张来斌分别担任组长和副组长,全体校领导为成员,下设工作小组和7个专项工作组,同时建立了与成员单位的工作协同机制。在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下,训练工作有序推进。
在暑期训练期间,方阵总队长山红红多次到训练现场看望、慰问参训师生,号召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训练,以出色的成绩向祖国献礼。方阵常务副总队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尚峰坚持每天到训练场具体指导工作,为师生群众加油鼓劲。
镜头里,看得见的是“艰苦奋斗”的方阵标语;镜头外,看不见的是方阵成员对“艰苦奋斗”精神的传承。从无需动员的踊跃报名,到无畏风雨的全程训练,自始至终,石大师生以心爱国、以行报国、全力以赴,不畏重重困难、不顾烈日骄阳,向祖国、向人民、向石大、向自己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本该睡眼朦胧的凌晨,他们的眼睛闪闪发光;本该疲惫不堪的拉练,他们以乐观感染队友;本该寒意入骨的深夜,他们用热情温暖全场。“轻伤不下火线”“流血流汗不流泪”,石大人用意志演绎着8号方阵标语,用行动践行着“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石大校风。
镜头里,看得见的是自由、生动、欢愉、活泼的行进场景;镜头外,看不见的是为了这短暂的81秒,72天里上百小时的训练。8号方阵长45米,宽50.4米,人员间距前后1米,左右0.9米,人车间距前后4米,左右3米。
为了精确、精准,“精心打磨、反复修改”训练方案,对为期2个多月的训练日程进行“全流程”推演20余次,为学校师生和各界群众制定了详细到每天的日程安排,确保训练工作万无一失。
为了练就协调一致的步幅步速,一回又一回在红旗操场从南走到北、从北走到南;为了表达丰富充沛的情感,一次又一次练习挥手摆臂、表情管理;为了做到快速集结和疏散,起早贪黑体能拉练环绕滨河公园50公里;为了有效应对突发状况,头顶烈日应急演练模拟各种场景12项;为了达到理想的整体效果,彻夜不眠参与验收和彩排预演7次。
镜头里,看得见的是游行时写在脸上的爱国情和自豪感;镜头外,看不见的是训练间刻进心中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以思想引领为导向、以育人为目标,为群众游行工作注入时代元素;成立临时党委,组建10个临时党支部,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训练全过程,激发爱国情感,凝聚奋进力量。
主题征文、海报评比,把“爱国”诉诸笔端;主题演讲、拉歌比赛,把“爱国”挂在嘴边;聆听党课、学习强国,把“爱国”学进心里。一次次评比评优,流动红旗花落谁家,训练场上分高下;一句句温馨祝福,集体生日拉近了我和你的距离,更拉近了我与祖国的距离。不到3个月的训练,成为参训同学终生难忘的一门爱国主义“思政大课”。
镜头里,看得见的是方阵内两千人的笑容;镜头外,看不见的是方阵外无数人的汗水。学校各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全力投入,强化联动、精心安排,全时段在岗,全过程做好保障工作。
训练场上,最不起眼的地贴标识;学活楼下,有序发放的训练物资;餐厅窗口,可口营养的三餐菜肴;集结区内,来回流转的大巴车辆;外出途中,随时都在的医疗保障;随时随地,用镜头记录全程的宣传团队。辛勤劳作、默默无闻的他们,更是国庆群众游行圆满完成的“功臣”!
镜头里,看得见的是那一刻的高光闪亮;镜头外,看不见的是百日的低调锤炼。但无论看得见、看不见,无论镜头里、镜头外,都是故事的主人公,都是见证历史、成就历史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