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团支部、学生组织:
2020年是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年份,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各族青年的寄语精神,不断弘扬疫情防控期间广大“90后”、“00后”展现出的家国情怀与担当作为精神。学院团委号召广大青年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精神为指引,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结合爱国力行、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创新创业、生态环保、石油行业等五个主题,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实践主题
1.学思中国之治,践悟爱国情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尤其是疫情防控斗争展现出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2021年将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党的领导下,一批又一批先进党员励精图治、无私奉献,在不同的岗位带领人民走向富裕,带动国家走向富强,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同学们可结合个体成长、家族变迁、家乡发展,以及疫情防控中全球范围内开展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实践及其不同表现,深入领会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挖掘、研究和宣传国家功勋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的突出事迹,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工具,设计和制作以“爱国主义”、“共抗疫情”、“青年担当”等为主题的线上产品,讲好中国故事,当好“坚定四个自信”的“宣传员”和“践行者”。
2.助力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但是,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冲击,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工业产品等销售受到一定影响。同学们可以围绕家乡特色扶贫政策、项目,并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家乡特色做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农的新力量。根据家乡当季工业与农业产品销售情况开展网络“带货”营销活动,为家乡产品代言;亦可通过打造乡村特色农产品品牌、规划乡村精品旅游体验路线等方式助力农民致富,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亦可以家乡所在地为依托,深入调研脱贫攻坚现状,全面了解扶贫脱贫政策,体悟脱贫攻坚成就背后的制度优势,自觉助力扶贫攻坚行动,强化青年使命责任担当。
【北京市专项计划】“返家乡”助力家乡中学生提分行动
聚焦疫情下中等教育实际需求,立足线上平台,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实践成员以共青团员的身份结合社会资源的支持,为家乡学校的学弟学妹进行线上辅导,帮助家乡学子克服疫情期间学习环境动荡多变的困难,抵住压力,提升成绩,在帮扶的过程中总结收获,提升责任。
3.考察防疫防控,调研复工复产。调研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情况,广泛收集抗疫模范事迹,分享平凡岗位上的伟大贡献。同学们可以调研当地防疫工作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考察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人民生活模式的变化。关注各类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状况,深入了解疫情影响下中小微企业以及服务行业的“危”与“机”,调研科技创新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所发挥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战“疫”榜样、弘扬抗疫精神,传播中国战“疫”好声音。
【北京市专项计划】“我身边的抗疫故事”事迹宣讲行动
成立宣讲团,开展线上专题宣讲,挖掘、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生动案例、感人事迹,阐释制度优势、增强制度自信。讲述所在家乡在新冠疫情爆发和复工复产过程中的感人故事,鼓励学生去发掘身边的真人真事,可通过线上访谈、线下拜访,以录像、录音等形式去记录那些感人瞬间,在表达真情实感的同时讲出我们的制度优势,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奋发向上,报效祖国。
4.感悟国情社情,创新创业创青春。全面了解国家“双创”政策,调研各地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案例,观察社会、了解社会,并提出创新解决办法,或开展具体创业实践。
【学院专项计划】人物职业访谈,践行使命担当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为了鼓励同学深入企业,参观生产一线,发挥青年学生的知识技能优势,为祖国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将自身的成长与国家行业命运紧密相连;为了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鼓励以各班级、团学组织、宿舍为单位,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前往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开展专业实习、挂职、人物访谈等活动,引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详细要求见附件2
5.宣传安全知识,聚焦人民健康。疫情期间,公共卫生引起全国人民广泛重视。积极围绕防疫知识、垃圾分类、乡村医疗、科学运动、心理健康等主题开展调研宣传,传播卫生知识,促进全民健康。
【北京市专项计划】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
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大学生在所在家乡深入街乡、社区基层参与志愿服务宣讲,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着眼倡导文明生活风尚,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引导基层群众革除陋习不吃野味,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6.探寻家乡变化,点赞绿水青山。同学们可以走进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节能减排、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变化、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内容,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等活动;通过征集老照片、讲述老故事、拍摄新面貌等形式分享家乡的精彩;通过观察、走访,深入探寻家乡近年来生活环境的变化,比较人民精神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变革,创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网络文化产品,热情讴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讴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历史新突破的伟大成就。
7.为支援+云服务,公益志愿行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同学们可以依托家庭、社区等,开展形式各样的孝老敬亲、睦亲偕友行动,以及力所能及的线上支教、科普宣传、法律援助、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疫情防控宣传等志愿服务类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提高自身办事能力,促进社会进步。具体可做家乡社区防疫志愿者、为家乡学校学弟学妹进行线上辅导等各类志愿服务。
8.“中国梦,石油行”。了解石油企业文化和一线生产,寻访优秀校友,体会石油文化传承,感受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壮大以及石油精神对人才培养的熏陶,将自身的成长与石油行业命运紧密相连。
二、实践组织
(1)实践形式:采取“线上组织、属地实践、远程协同”的形式开展,参与社会实践的个人、团体要严格遵守当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部署要求。社会实践进行过程中不聚集不扎堆,不在外住宿,不跨区域流动,减少实地考察,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的模式拓宽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维度,通过电话访谈、视频交流等形式开展实践调研、人物访谈、社情观察、志愿服务、扶贫带货、创业实践等。实践团命名方式为:安海行动+活动名。
个人实践:围绕家乡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就近调研、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创业实践或就业实习等。
团队实践:通过线上方式成立实践队,围绕同一主题,由队员在各自家乡或通过网络进行调研,远程在线组织讨论、凝练内容、形成成果。
(2)团队构成:实践团队成员立项后不可变更。实践团队分为学院重点团队和一般团队。学院将成立四支重点团队,重点团队由学院教师或辅导员带队,根据执行情况批复经费保障实践活动高质量完成;一般团队由学生自发组成,由学院组织评审和过程监督,经费自筹。实践开展前学院以线上答辩、函评等方式进行评审立项;实践结束后,由学院将结题成果和结果上报,成果突出的,结题时由团队自荐、学院推荐、学校认定,获得参加校级重点团队结题答辩的机会、参加评奖交流,获准一定数额的经费。
(3)报名方式:
A.学校将于7月中旬开放线上报名系统,请参与实践同学查看附件提前准备内容。待系统开放后进行线上报名。
B.请选择2、3、5主题类别进行实践的个人或团队于7月17日上午10:00前前参照附件压缩包《北京市预通知》中的通知填写附件1和2提交至各辅导员。
三、实践成果
社会实践应本着“在实践中锻炼,在时间中成长”的原则,注重实践效果,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各项成果质量将作为后期展示评比的主要考量依据。
1.每支社会实践团队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访谈记录、观察报告或工作报告等,主题鲜明,有一定的创新性,行文规范、严谨,突出活动成果及思考;
2.每名团队成员撰写的个人总结,侧重个人经历和心得体会而非实践日记;
3.每支实践团队至少提交5张记录和反映实践活动开展实况的精彩照片;根据团队能力,选交实践活动微电影或纪录片视频;
4.其他能反映实践活动成果、展现青年学子风采的材料。
四、工作要求
1.安全第一,广泛参与。本年度社会实践需在充分考虑各地疫情现状的情况下酌情开展。各团队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参与社会实践,要求全部有线下实践环节的同学需购买意外险。
2.注重质量,做好宣传。社会实践团队需有一名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对团队成员以及实践思路的指导。实践过程中,各团队建立畅通的信息上报机制,将好的做法和成果及时宣传上报。
3.严密组织,培育成果。各辅导员需认真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做好前期动员,与实践团队保持紧密联系。各团队负责人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本年度学院鼓励研究生班级、支部或课题组开展社会实践。
共青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安全与海洋工程学院委员会
2020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