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学科(中文)名称:安全科学与工程
(英文)名称:Safe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人民安康、社会进步、国家稳定的基石。“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建立和完善,将为人类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理论基础、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从劳动安全保护等学科逐渐发展起来的。1981年开始设立安全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1986年以来实现了安全类本、硕、博三级学位教育。1992年,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安全科学技术”被列为一级学科。1997年原国家人事部建立安全工程师职称制度,2002年建立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2006年安全工程获批成为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新领域。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公共安全为重点规划领域。2011年安全科学与工程获批增设为一级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是公共安全的骨干支撑学科,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围绕公共安全体系三角形理论模型中的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三条主线及其相互作用开展研究。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与人类社会同在,必将得到持续而迅猛的发展。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属于综合科学学科,其研究对象可以从“安全科学”与“安全工程”的内涵得以体现。“安全科学”是研究减少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对人身安全健康等的危害、设备设施等的破坏、环境社会等的影响而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为揭示安全问题的客观规律提供安全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安全工程”是研究在具体领域中运用种种技术、工程、管理等保障安全的方法、手段和措施,从而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效防范和应对安全问题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应用领域涉及到建筑、能源、材料、环境、化工、轻工、土木、矿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机电、食品、生物、农业、林业、城市、旅游、检验检疫、消防、社会文化、公共卫生、行政管理等种种行业和事业乃至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与上述学科有所交叉。
(2)理论
作为一门综合交叉性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总体来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理论体系包括安全社会科学、安全自然科学、安全系统科学、安全工程技术科学、安全健康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根据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多个领域的现有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安全问题的阶段性与复杂性,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理论包括:安全社会学、安全法学、安全科学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系统学、灾害学、安全人机学、安全管理学、职业安全健康学、安全工程技术科学基础等。
(3)知识基础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形成和完善支撑学科体系的知识基础,本学科在安全系统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职业安全健康五大知识基础。
除了学科的知识基础之外,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总体知识基础还包括四大类: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生态学与医学等)、工程科学基础知识(力学、电学、系统工程学、相关工程技术科学基础等)、通识类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外语等)、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与管理学等)。
(4)研究方法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构建自身理论体系和在认识与解决安全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其研究方法论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学:
1)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大量观察、系统实验及规律总结,在经验体系基础上进行演绎和归纳,并总结出安全科学规律和原理。
2)安全技术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以及对灾害、事故、职业危害等的预测、预防、预警与应急等关键技术及其集成,达到预防和控制风险与减少事故损失。
3)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研究方法是综合运筹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决策论、控制论、信息论、可靠性工程等,通过系统流程分析、建模仿真、数据挖掘、系统评价等,达到保障系统安全和优化。
4)安全管理与应急的主要方法是运用管理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增进系统安全与应急管理效能,通过人为干预和影响,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达到系统预防和控制事故与减少损失的目的。
5)职业安全健康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通过大量观察、统计、实验、实习等,综合医学、公共卫生学、作业环境管理学、人机工程学、职业卫生管理学等,形成相应的科学理论,达到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使作业人员健康、舒适、高效。
三、学科范围
“安全科学与工程”设在工学门类中,授予工学学位。本学科重点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领域。
本学科可设“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五个研究方向。
1. 安全科学
安全科学的研究,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生命和健康得到保障,身心与相关设备、财产以及事物免受危害等,揭示安全的客观规律并提供学科理论、应用理论和专业理论。安全科学的研究方向如:安全原理,安全科学方法学,公共安全理论与方法,灾害物理,灾害化学,职业病毒理,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行为科学,安全心理学,安全教育学,安全科学学,安全史学,产业风险评价理论与管理方法等。
2.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是为保证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生命和健康得到保障,身体及其设备、财产不受到损害,提供直接和间接的保障。安全技术的研究方向如:安全防护技术和装备,安全人机工程,灾害探测与控制工程,安全评价技术,安全信息技术,安全检测技术,检验检疫,火灾与爆炸,矿山安全技术,交通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建筑安全工程,城市公共安全工程,职业卫生于防护工程,个体防护等。
3.安全系统工程
安全系统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论、运筹学、概率论、决策论、数理统计、控制论以及安全科学理论等知识,来研究安全系统的分析、规划、设计、组织、管理、评价与控制等问题的学科。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向如:安全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安全规划与设计、安全系统分析与建模仿真,安全信息工程,安全系统评价,安全人机工程,行业安全系统工程等。
4.安全与应急管理
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和环境等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来避免发生伤亡事故,保证人的安全和健康,保证财产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应急管理是为应急的预防与准备、监测预警、救援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提供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研究方向如:宏观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微观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风险管理与评价,安全心理学与安全行为科学,应急决策与指挥,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监察和审计,应急心理行为,应急预案设计,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与规划,公共安全监测监控,公共安全预测预警等。
5.职业安全健康
职业安全健康学科是认识职业安全健康机制和规律,研究环境毒理与职业危害及其管理等理论和方法,为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科学评价、危害防控技术研究等提供理论基础和工程技术及管理的支持。职业安全健康的研究方向如: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安全健康毒理学,职业病统计学,职业卫生管理学,职业伤害和职业疾病的孕育、发展机理,职业健康危害的预防、控制、综合决策,安全卫生工程技术,个体防护等。
本学科也可按照宽口径培养方式不设研究方向。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结合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等学科方向及其交融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培养研究生。
四、培养目标
安全科学与工程可以涵盖多层次、多行业的安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内容和目标。
学士学位:要求毕业生掌握必需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和管理学知识;掌握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写和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的能力;了解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的发展动态。
硕士学位:要求毕业生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与安全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安全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力和国际视野。掌握坚实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知识,危险因素控制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安全工程的计算机模拟和物理模拟方法与技术以及安全生产过程控制优化设计方法,某一行业危险特征与工艺的关键安全技术及其应用条件,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安全心理学、安全教育学等与安全管理配套的理论知识,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预案的撰写,国家关于安全工程生产、设计、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博士学位:要求毕业生应该拥有深厚的安全科学基础理论、宽广的安全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能力,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毕业生应具备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和职业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创造性从事与安全科学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与重大工程安全设计及管理工作。对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系统深入的了解。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从事安全科学与工程的教学及研究工作,或在工矿企业及管理部门从事高层次的安全技术开发与设计、安全和应急管理等工作。
五、相关学科
系统科学(0711)、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公安技术(0838)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