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尔格雷夫国际能源经济学手册》《能源经济与管理10讲》出版座谈会暨能源经济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12月28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简称:能源经济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帕尔格雷夫国际能源经济学手册》《能源经济与管理10讲》出版座谈会暨能源经济学术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中国海油集团副总经济师兼能源经济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张广清、原校长吴小林,以及中国石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罗大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范英等近50位专家参加研讨会。
张广清对《帕尔格雷夫国际能源经济学手册》中译本、《能源经济与管理10讲》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提出两本书的出版对推动能源经济的发展、知识的传播和人才的培养有重要的价值,期待各位专家为能源经济学科下一步的发展贡献真知灼见和资源。
会议邀请了两位来自巴黎政治大学国际事务学院的《帕尔格雷夫国际能源经济学手册》主编Manfred Hafner(曼弗雷德·哈夫纳)教授与Giacomo Luciani(贾科莫·卢西亚尼)教授分别线上致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对《帕尔格雷夫国际能源经济学手册》进行了介绍和点评。
王震作主题为“对能源经济相关问题的认识”的报告。报告介绍了《能源经济与管理10讲》出版的初衷与编著思路并指出,企业智库研究队伍必须要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要对整体产业链及其经济特征有清晰的概念,强化“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的新型智库思维,站的高才有全局性,看得远才有前瞻性,想得深才有系统性。能源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与经济发展相互依存,正确认识能源与经济的关系、能源与金融的关系、能源品种之间的替代性及未来发展趋势,才能更好指导智库研究工作。报告结束,王震院长向学院能源经济专业本科学生代表签赠了《帕尔格雷夫国际能源经济学手册》。
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建良教授主持能源经济学术研讨环节,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社科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管网、研究机构的20余位专家围绕“能源经济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主题开展了学术研讨。与会专家从能源经济人才培养方式、校企合作、课程设置、实习实践、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
《帕尔格雷夫国际能源经济学手册》汇聚了世界能源经济学领域一流专家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深刻揭示了能源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角色。为引入国际前沿的能源经济学理论成果,助力我国能源经济学学科的建设与完善,能源经济研究院组织骨干力量进行翻译并出版,将为我国能源转型事业的推进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能源经济与管理10讲》是王震总结数十年研究成果,在“院长十讲系列课程”基础上编著而成,以油气产业链及其经济特征为主线,涵盖能源经济与公司管理的主要内容。为研究人员快速熟悉能源行业脉络,系统理解能源经济与管理核心知识,精准把握企业定位和作用提供重要帮助,也为能源相关行业从业者,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