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筑梦 “乡”遇青苗:经济管理学院经行筑梦实践团开展红色实践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青年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的号召,进一步鼓励青年勇担时代责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经行筑梦实践团于6月28日至7月22日前往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代表的全国各大乡村,调研乡村振兴成效,总结乡村振兴经验,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言献策。
览“皖”美乡村,觅发展良方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的现状和经验,探寻不同乡村发展的特色模式,实践团首先在安徽省合肥市展开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
在小岗村,实践团参观沈浩同志先进事迹陈列馆,探究大包干改革,并体验当地农作与生活,感受传统文化传承和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在马郢村,实践团考察马郢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创客工坊,体验传统文化制作工艺,与干部及创客代表交流,感受青年对家乡的热爱和乡村振兴热情;在红桥村,实践团与干部交流“三变”改革,参观村史馆,了解村庄发展和村民生活显著提升的辉煌历程,学习先进经验为本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注入新动力;在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实践团参观“新徽道”文化展厅和调度指挥中心,与相关人员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布局,探寻企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与路径;在安徽省农垦集团,实践团参观博物馆领悟其卓越贡献,采访企业负责人,就其实施的乡村振兴政策展开交流,感受安徽农垦多元发展的蓬勃活力。
集全国样本,寻可行模式
安徽之行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返回各自家乡,将实践范围拓展至全国,通过进一步调研,探讨总结乡村振兴的“可复制模式”。目前,实践团的足迹已覆盖安徽、青海、北京、河北、吉林、辽宁、新疆、陕西、广东、云南共10省14村。
在青海,实践团跟随国家领导人的步伐,作为全国第一支实践队伍参观西宁宏觉寺,并采访青海成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与正平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挖掘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在北京,实践团来到大兴区黄村镇三间房村,采访“北京三间房”模式创始人王相龙,探索“村企联建”的乡村振兴新样板;在河北,实践团前往大麻森乡东桃园村,探寻北方平原上的“世外桃源”;在吉林,实践团来到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与扶余市九连山村,探索人参产业转型与农旅结合的独到之处,解开千年人参的兴村奥秘,感受农旅结合、生态兴村的卓越成效;在辽宁,实践团解读大连市金普新区七顶山街道陆海村“双包到户”的故事,了解“园区+电商+高端农业”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在新疆,实践团深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铁厂沟镇天山村,感受生态农旅之美;在陕西,实践团来到韩城市河渎村,学习全国乡村振兴文明治理的典范;在广东,实践团来到深圳大芬油画村与东莞市东城温塘社区,感受油画行业散发出的新鲜活力与袁氏族人振兴“鱼米之乡”的深厚情谊;在云南,实践团前往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剖析“农旅融合留乡愁”的乡村振兴模式。实践团以行动促振兴,展现乡村振兴的青年力量。
以脚步丈量乡村,以行动献礼祖国
实践团通过对各个调研地点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和全面系统的分析,深入挖掘了当地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和有效模式。基于这些实地调研和深入分析,实践团总结出了一系列具有参考价值的乡村振兴经验和模式,探索出一条独一无二的“1+4+N”式的新发展路径,形成了一份有深度性、有专业性的调研报告。“1+4+N”式的新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
在宣传方面,实践团积极运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乡村振兴的成果和经验。精心撰写新闻报道,制作宣传视频,生动地讲述了各个调研地点的发展故事和成功经验,让更多人了解到乡村振兴的实际成效。通过这些宣传举措,实践团旨在激发更多人的热情和参与度,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共同为实现乡村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本次实践充实且精彩,实践团走访乡村,用脚步丈量祖国土地;交流采访,亲身探索乡村巨变的奥妙;宣传推广,以青年之力凝聚振兴力量。“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通过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本次实践画上圆满句号。
青年强则国家强,乡村振兴需要青年的力量。实践团成员将继续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开拓视野、认识国情,提高素质、拔擢理想,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田间以青年力量谱写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