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经济与金融分论坛在我院成功举办
2019年12月4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战略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能源经济与金融”分论坛,在翠宫第二会议室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赵晓丽教授和冯连勇教授主持。清华大学鲁玺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魏楚教授,华北电力大学张兴平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立岩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姬强副研究员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徐新扩副教授出席本次论坛并做主旨发言。
赵晓丽教授首先对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表示今天下午我们主要讨论两个领域的问题,分别是能源经济领域和能源金融领域。
鲁玺副教授做了题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发展与太阳能潜力研究》的报告。鲁玺副教授首先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并指出建设一个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打造一个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有助于推动亚、非和东欧一些贫困落后的国家对于能源基建的投资。其次,他认为“一带一路”项目应该是绿色的,带路沿线国家要降低高碳排放基础设施的融资,降低碳排放已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并且中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再者,鲁教授认为带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太阳能是有很大的潜力,并从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市场主导地位和迅速降低的太阳能成本三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最后,鲁教授对“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开发可持续展给出了对策和建议。
魏楚教授做了题为《全球能源-经济脱钩:模式、动力与展望》的报告。魏楚教授从能源和GDP的关系出发,介绍了关于两者关系研究的发展历程。魏教授认为经济规律总是会驱动能源以近似的比例变化,但其中包含着两个差异巨大群体,一是经济发达国家,他们的诉求是能源-经济脱钩,并且某些国家在不同的年份确实发生过脱钩,一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诉求是利用大量的能源来发展经济,所以他们的经济对于能源的驱动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高。最后,魏教授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G7国家对于世界能源的影响力将不如新兴经济体。
张兴平教授做了题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张兴平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风能与光能发电取得的成就,他认为两者的发展均是非常迅速的。其次,张教授也对风能和光能的未来充满信心,认为我们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就必须要大力发展以风能和光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但他认为这两者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即他们迅速增长的装机率与他们所能带来的发电量之间并不匹配,这主要是由于其本身的属性决定的。最后张教授谈了三点风能和光能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1)调峰难题;2)风能和光能分布不均导致的消纳难问题;3)风能和光能发电的经济性问题。
姬强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大数据与能源金融》的报告。姬强副研究员介绍了能源金融的由来,并介绍了大数据在能源市场中的应用,提出将大数据方法应用到能源金融领域中,利用大数据捕捉市场信息、量化事件影响和预测市场价格的能力来分析能源金融市场。随后,姬研究员讲述了一篇自己关于油价预测的论文,生动形象地通过实证的方式为大家展示了大数据与能源金融的结合。
韩立岩教授做了题为《原油的信息价值》的报告。韩立岩教授首先通过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牙买加协议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来定位石油、美元和黄金的关系,并给出了一个关于这三者的三角关系,他认为黄金和石油都可以看作是自然增长的,只要固定住美元与黄金的关系,就可以维持着石油与美元的关系。其次,韩教授还提出油价包含汇率和经济基本面的信息,并给出了一个混合正态分布模型来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韩教授介绍了利用VARMA-BEKK-GARCH模型分析石油与农产品关系的成果。
徐新扩副教授做了题为《Carbon asset or carbon devt of bus electronization: A life-cycle insight》的报告。徐新扩副教授从评估电动公交车减排的价值出发,探究电动公交车运行时产生的间接碳排放的影响。徐教授认为传统公交车运行时使用化石能源,会造成大量的碳排放,而电动公交车运行时发生的碳排放主要是来自于发电的过程,他引入一个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探究其对节能减排的影响。他利用澳门电动公交车的数据,最终得出结论认为不同的电力来源将会导致不同的节能结果。
最后,冯连勇教授总结了本场分论坛,并对各位嘉宾的精彩报告表示感谢,本场分论坛在一片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