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
(1)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总部位于北京,主要从事炼油化工催化剂和工艺研发,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等新产品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开发、标准化和质量检测、知识产权与决策支持研究等。下设兰州、大庆2个研究中心,北京院部设7个职能部门,知识产权中心、技术推广中心等4个直属机构,新材料、生物化工、氢能、化工等11个研究所。共1093名员工,63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职称),614名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高级职称占比61.9%;硕士以上学历占59.8%,博士占17.5%。1名中国化学学会会士,1名百千万人才,17人享受政府津贴,1位集团公司高级专家,8位企业首席专家,31位企业高级专家。累计形成160项可推广应用技术,开发100余个高附加值化工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到国内外50余家企业170余套工业装置,有效支撑了炼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专利金奖2项;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股份公司科技奖励特等奖5项、一等奖54项。
石化院是中国石油炼化业务的决策参谋部、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决策支持与生产技术服务中心、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石化院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快速实现炼化业务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将逐步成为技术、市场影响力、人才、平台、管理、文化均为一流的世界性石化研究院。
工作站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昆仑路7号院石油化工研究院
工作站联系人:孙卫国
工作站联系电话:010-80165310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2280
需求专业领域:化学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
学院 (研究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
需求人数 |
1 |
理学院 |
化学工程 |
烷烃催化脱氢制备有机化工原料 |
张鹏 |
宋卫余 |
“丙烷脱氢”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中石油配套;高温导热油课题 |
1 |
2 |
理学院 |
化学工程 |
聚烯烃催化剂研发,聚烯烃催化剂表征,催化工程 |
雷珺宇 |
张楠 |
高性能多相聚烯烃催化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
1 |
3 |
理学院 |
化学工程 |
高性能聚烯烃催化剂开发,聚烯烃弹性体 |
王科峰 |
朱娣 |
聚乙烯支化结构的调控研究 |
1 |
2.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集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直属的专业研究机构,研究院位于北京市中关村昌平科技园区内,注册资金3.5亿元,现有专业技术研究人员5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副教授)以上人员200多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6人,国家石油石化行业安全环保和应急技术专家、中国石油高级技术专家、兼职博士生导师知名专家、教授39人。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石化联合会认定“石油和化工环境保护含油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工程中心”,同时建有中国石油“HSE重点实验室”、“环境监测总站”、“静电检测中心”等安全环保科技支撑平台。实验室面积15000平米,拥有各类专业研究设备600多台套,拥有30多台套国际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和具有行业特色的标志性试验设施。研究院目前已建成污泥热解处理工艺模拟实验平台、点源污水高级氧化处理实验平台、污水脱氮脱盐处理与回用实验平台等10台套独具特色的特色实验平台,有效支撑了含油污泥分质处理与资源化系列技术、钻井废弃物随钻处理与资源化系列技术、设备失效评估与腐蚀检测技术等13项安全环保特色技术,在石油石化安全环保技术研究、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经验,整体技术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国际一流”。“十三五”以来,研究院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973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和集团公司重大科技项目等114项;获省部级(含行业协会)科技成果奖75项;申请受理专利391件,其中发明专利250件;已获授权专利117件,其中发明专利66件,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109项;研究起草和编制国际标准2件、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74件。
工作站联系人:喻干
工作站联系电话:010-80169823
学院联系电话:010-89732280
需求专业领域:化学工程
(2)导师组一览表及需求人数
序号 |
学院 (研究院) |
专业领域 |
研究方向 |
企业导师 |
校内导师 |
拟提供的专业实践课题(科研项目)名称 |
需求人数 |
1 |
理学院 |
化学工程 |
石油石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
谢水祥 |
岳长涛 |
油气生产含油资源富集回收与利用新方法研究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