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北京市民族联谊会是北京市各民族的群众团体,是经部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提议,市委常委会批准,在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注册登记,于1991年8月31日成立,具备社团法人资格。我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民族、社会团体的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
宗旨和任务是:北京市民族联谊会是在市委统战部领导下,由市民委主管,由本市各行各业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组成的群众社会团体,具有人才荟萃、素质较高的特点,在服务首都团结稳定大局,为首都现代化建设出力献策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担负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服务少数民族群众,联系民族代表人物,指导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协助党和政府培训少数民族中青年干部,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使命,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政府行政部门做好民族工作的参谋助手。
二、民族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构成的基本情况
民族联谊会每五年一换届,2002年12月换届后现在是第三届,第三届理事会现有理事209位,其中常务理事40人,包含33个民族成分,平均年龄为50岁。我们的理事当中有中共党员,也有民族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有约四分之一的理事是市及区县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经过这次理事增补,三届理事会理事人数达到232人,民族成份增加到34个,平均年龄下降到49.3岁。
市民族联谊会成立十几年来,在市委统战部的关怀和市民委党组的领导下,围绕全市民族工作的大局,积极发挥社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在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协助政府做好民族工作,发挥理事参与北京市民族工作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为少数民族族群众办实事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促进我市民族组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民族联谊会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联系本市少数民族人士和群众,发挥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特长和优势,开展各种服务于少数民族群众的公益活动,协助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
三、第三届理事会开展的主要工作
换届三年多以来,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任务,围绕北京城市发展的大局和形势,围绕全市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结合社团组织的优势和特点,经过全体理事的共同努力,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认可,同时也使我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较好地发挥了社团组织的作用。联谊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
一是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每年8月,民族联谊会都开展“爱心助学”捐助活动,向来自我市延庆、怀柔、密云等8个远郊区县、家庭生活困难、考上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发放助学款。2005年8月,联谊会60多位理事共同捐款捐物,筹集资金6万元,资助了20名少数民族学生。这项公益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五年,深受京郊少数民族贫困考生家庭的欢迎,有些考生上了大学以后还给民族联谊会来信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上了大学以后的心情。截止到目前,民族联谊会共资助约70名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中有回族、满族、壮族、土家族等民族,受助学生中有的考入了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一类院校。
二是开展“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民族联谊会围绕市民委加快京郊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科技、卫生、文化”三下乡活动。这几年,我们先后去了延庆县东灰岭满族村、房山区窦店镇窦店回族村、大兴区礼贤镇等地开展三下乡活动。2004年5月,我们与民革北京市委共同组织部分医务界、农业科技界和文化文艺方面的理事和人员到京郊山区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为当地农民进行医疗健康、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和服务。当天参加咨询活动的乡民大约千余人,接受咨询和治疗服务的有数百人次。此外,民族联谊会三届理事会还连续三年向民族乡村文化站和民族中小学、敬老院等赠送了彩电、冰箱和各种图书资料,受到了民族乡村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我们还连续两年为怀柔区两个民族乡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提供帮助和支持。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理事活动
一是民族联谊会第三届理事会设立了“理事活动日”,每年一次。利用理事活动日,我们请市民委宗教局的领导给大家讲解民族宗教政策和介绍北京市民族和宗教工作的基本情况并组织理事到北京市的重点民族工作社区和著名宗教场所进行参观,比如2003年组织理事参观宣武区牛街社区,包括牛街清真食品超市和牛街敬老院,2004年组织理事参观北京市著名宗教场所雍和宫,2005年组织理事到房山区窦店镇窦店村对民族乡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解调研,这些活动很受理事们的欢迎,三次参观考察活动共有近120人次理事参加,大家都反映,参加这种活动既受到了民族和宗教政策和理论的培训,又切实了解了北京市民族和宗教工作的具体情况,看到了民族乡村经济的发展状况,觉得很有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