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大老师组团参加了在英国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 举行的第7届中英国际颗粒会议(UK-China International Particle Technology Forum VII) 。此次会议由爱丁堡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主办,共有来自世界13个国家60余高校科学研究院所的161名代表参加。参会的著名世界高校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赫瑞瓦特大学、利兹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杜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等,国内参加单位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宁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南大学等。其中有5所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参加此次学术会议。会议分别邀请了美国工程院院士俄亥俄州立大学L. S. Fan 教授、英国谢尔菲尔德大学 James Litster教授、荷兰艾恩德霍芬技术大学 Hans Kuipers 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Jennifer Curtis 教授(美国总统奖获得者)等做了当前国际颗粒领域中最新科学与技术进展的大会报告。 此外还有主题报告(14次), 口头报告(136次)和海报(57次)。为期3天会议,世界各地专家学者们济济一堂,共同探讨各自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技术创新。
本届会议中,石大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姚秀颖博士的海报“Advance of heat transfer intensified method for regeneration catalyst cooler of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获得了最佳海报奖。该工作根据催化裂化再生剂气固换热的特殊要求,创新设计并开发了一种新型环流外取热器,能够有效提高传热系数20%,为提高炼油工艺产品质量做出了显著贡献。同时获奖的还有来自英国萨里大学、日本东京大学的另外两位青年研究学者。 姚秀颖博士是此次会议中唯一获得此殊荣的中国学者。
此外,石大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的刘梦溪教授应邀做了题为“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a Gas-solid Airlift Loop Reactor”的主题报告,深入介绍了石油大学专利技术气固环流反应器在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气固环流反应器是将气液环流理论创新性地拓展到气固体系而获得的一种高效气固反应器,通过在反应器内构建有序、可控的气固环流流动,极大地强化了气固两相间的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多年来,刘梦溪教授、卢春喜教授等围绕气固两相的宏观流动、介尺度流动和相间传递展开了大量基础研究,巧妙利用气固环流流动,开发出了组合汽提器(MSCS)、催化剂取热器、催化剂混合器等催化裂化关键装备,并在近20套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累计为企业创汇40.6亿元,并获得1项国家奖和2项省部级奖励。由于效果显著,该成果获得到场国际同行的一致好评。
中英颗粒论坛始于2007年(英国利兹),之后在中国与英国交替举办, 先后在贵阳(2009年)、伯明翰(2011年)、上海(2013年)、利兹(2015年)与扬州(2017年)举办。会议创建最初是作为英国-中国粒子技术论坛成立的,由于这一论坛影响力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于2013年扩大为世界级的会议,从此更名为“中英国际颗粒会议”。
(编辑:范小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