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实施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纲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坚持在学培养质量与职业发展质量并重,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加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更加突出协同培养和国际合作,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
2.工作目标:通过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继续创新和完善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教育体系建设,形成各自特色和优势,稳步提升培养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形成适应国家需求、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
二、创新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
1.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突出科教结合,加强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建立多样化的协同培养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各具特色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2.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克拉玛依工程师学院和北京工程师学院为试点,突出产学研结合,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全面探索“双主体”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新机制,强化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夯实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3.牢固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服务国家油气发展战略,继续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体系,丰富国际化培养环境,不断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到2016年,博士毕业生100%具有在国外或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培养等国际化经历;到2020年,硕士毕业生15%具有在国外或境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联合培养等国际化经历;到2020年,在校研究生中留学生人数达到200人。
三、强化研究生培养重点环节建设
1.加强学科建设和评估。加大学科建设力度,完善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定期开展学位授权点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自我评估,探索人才培养学科自主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鼓励优势学科开展国际评估。
2.改革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合理确定研究生招生规模,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完善招生指标分配体系,优化人才培养类型结构。通过各种平台,多措并举吸引优质生源。试行博士研究生入学“申请—审核”制。规范授予同等学力人员学位工作的管理。
3.构建优质课程和教学体系。适应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规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统筹构建优质课程体系。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重。探索信息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4.强化研究生教学平台建设。不断推进和完善研究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和国际化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加强平台规范化管理。
5.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改革导师评聘制度,实行招生资格年审制,确定招生限额。建设专兼结合的导师队伍,完善校所、校企“双导师”制度。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强化导师岗位和责任意识,加强导师交流培训,提升指导能力。
6.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督。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前评估和后评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把科学道德和学风教育纳入研究生培养各环节,建立监管、惩戒和权利救济机制。
7.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着力增强研究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认真组织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新方案。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四、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支撑服务体系
1.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持续投入力度,加强国际化、课程体系等培养条件和能力建设;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扩大受资助研究生覆盖面,强化各类奖助学金对研究生的激励作用。
2.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成立专门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改革质量评价机制。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规范。加强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业考核,加大淘汰力度。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公开。发布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报告。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评价反馈机制。
3.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尊重基层学术组织的管理自主权和学术权利。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管理部门的协调,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立德树人的育人氛围。积极探索研究生信息化教育模式。支持和鼓励各培养单位开展改革试点,提高培养质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4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