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校先进党支部——重质油党支部
[ 发布日期:2008-03-04  ]

截止20075月,重质油党支部共有党员21名,其中正式党员20名、预备党员1名。党员中有教授7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助教1人。在实验室各项工作中,党员是绝对的中坚力量。近两年来,重质油实验室党支部的党员团结全体师生,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再创佳绩。

20042006年重质油实验室承担了国家“973”项目-“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基础研究”的研究任务,赵锁奇、徐春明教授担任了子课题负责人,实验室多人成为该项目的学术骨干,2006年该项目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2006年,徐春明教授负责的“重质油化学与开发技术创新引智基地”作为2007年度建设项目予以立项,项目总经费900万元,“引智计划”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和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室,该引智基地的立项建设,将为世界一流专家来校开展合作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大力推动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和新型交叉学科的建设。

2006年,高金森徐春明教授主持的催化裂化汽油辅助反应器改质降烯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实现了在常规工业催化裂化装置上,增设新型专用辅助反应器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异地改质,并利用特殊的单独分馏塔对改质油气进行分离,有效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的烯烃含量至18v%以下,且辛烷值增加,使催化裂化装置直接生产出满足欧洲III类排放标准的高品质清洁汽油。该技术已获10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并在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中国石油华北石化公司及滨化集团公司4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成功工业化。

实验室在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还积极承担教学任务。重质油支部绝大部分党员教师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任务,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徐春明教授主讲的《石油加工工程与实验》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实验室有两人次通过品牌课程评估,多人通过合格课程评估。在2006年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实验室的党员教师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重质油实验室作为培养石油加工领域高级专业人才基地,每年都招收大量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目前每年招生量已达70余名。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各位导师特别是党员教师更注重以身作则,不光教育学生如何做学问,更教导学生如何做人。研究生导师在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论文开题、论文实验和答辩等环节上,都给予认真的指导并严格要求;对学生的生活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方面,实验室已经形成了一些良好的传统和作法。如积极尝试研究生的助管工作,聘请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助理管理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来,重质油实验室培养出大量的优秀研究生,先后有6人次获得侯祥麟基金奖,另有多人次获得校优秀毕业生奖、优秀论文奖。大多数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以后,能很快成为单位的骨干,用人单位给予了较高评价。

重质油实验室为使研究工作始终处于国际学科发展的前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激烈的国际学术竞争中显示一定的地位和作用,实验室与世界上重油及油砂沥青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加拿大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派出青年骨干在加拿大完成博士后、访问学者等培养;在科学研究方面,围绕重油及油沙沥青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加拿大Calgary大学在筹建国际重油技术中心时,将我校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列为联合实验室的主要成员,徐春明教授被任命为该联合实验室的常务副主任,在国际合作方面成绩斐然。

党支部注意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涉及研究生的招生、毕业论文答辩等方面,各位党员教师注意以身作则,严格按制度办事,坚持公开、公正和公平的原则,招生严格把关,研究生论文答辩严格要求,坚决不徇私情。

5年来,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重质油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验室(包括华东部分)共承担研究课题128项,其中973项目4项(1项主持,3项参加),863项目2项,国家攻关2项,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3项;国际合作8项;省部委重点课题76项;横向及其它课题21项,累计到位科研经费8801.1万元。发表论文807篇,其中国外刊物111篇,国内核心刊物427篇,国际会议特邀报告2篇,国内会议特邀报告5篇,其它一般刊物及会议论文262篇。有160篇文章被SCI收录,78篇被EI收录,17篇被ISTP收录,总引用次数169。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4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15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实验室特别注重了对专利的申请与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5年来共计申请专利100余项(包括4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组织部 留言信箱:zuzhibu@cup.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