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校本科教育规模逐步扩大,本科专业由17个增加到24个,新增专业既保持了石油、石化主干专业学科与传统办学特色,又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新的增长点。学校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以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2004年学校提出了本科培养方案修订的“四项原则”,即坚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坚持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特长发挥的原则,并据此修订了由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外教学环节三个部分构成的本科培养方案。
学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适应国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己任,不断探索并建立了学分制、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转专业制度等多种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近年来创造性地开展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了与企业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到就业全面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之路。2003年以来,先后与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大港油田等6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开展了“国际石油合作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辟了一条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学校、企业和外国政府“全程合作培养”石油企业急需的、适应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新途径。
同时,学校定位在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始终是学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研究生企业工作站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辟了一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企、校、生三方受益的研究生培养新途径。2005年,我校完成的教改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育部简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科学时报、科技日报等对我校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做法进行了全面、深入报道。
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由知识应用型向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素质养成相结合的综合型转变,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增强,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三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4%以上,研究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5%以上。
三年来,学校共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精品教材12部,省部级教学改革立项8项,“十五”、“十一五”国家级教材立项17项。获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物理竞赛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科技竞赛奖180多项;2篇博士生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6年10月,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今年学校启动了新一轮的“本科教育质量工程”,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