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本05党支部主题实践活动:创新支部工作,建设新型农村
[ 发布日期:2007-07-05  ]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及相关内容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表述,格外引人注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具体阐述了这一理念的科学内涵。新农村建设涉及生产、生态、环境、文化、农民素质等多方面内容,还有发展理念、战略布局、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重大调整。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新农民、新社区、新组织、新设施、新管理、新风貌和新环境为标志,最终将目前还很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设施完善、管理民主、环境优美、生活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农村。这一伟大目标的贯彻落实,必须依靠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带领群众长期坚持努力奋斗。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和服务群众的骨干。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选配强有力的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健全组织生活,加强阵地建设,建立和健全保证基层党组织健康发展的制度和机制,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正如广大农民群众所说的,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党支部的建设发展,是事关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抓住了关键;增强广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把握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权。

一、实践概况

二零零六年八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组织赴北京市顺义区开展了以“基层党支部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下乡实践活动。本实践团由工商管理学院本0503-1两个支部的骨干组成。今年,工商管理学院有数名同学响应号召,到顺义区担任村官助理,由此工商管理学院本科各党支部与他们所在村党支部结成“红色一加一活动对子。所以,经过我们多方接洽和联系准备,此次活动的目的地选在了顺义区。此次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引导大学生党员走出校园,走向更广阔的空间,接触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入党理念,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和素质,另一方面通过进行相关的实地走访,了解农村现状,调查农民当前的迫切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在回校后地调动高校的丰富资源,帮助我院的大学生村官助理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了准备此次活动,我们事先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设计了详细的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在顺义期间,我们走访了几个“红色一加一活动对子村党支部,受到了当地领导的热烈欢迎。在村里调查期间,党支部和村委会的相关同志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大量无私的帮助。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实践形式,除实地走访进行入户调查,还有通过村官助理发放调查问卷和进行电话调查等形式。在部分村,我们邀请村民代表和党支部成员开展面对面座谈,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深入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析农村党支部工作中面临的新现象和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为使调查更加深入,做相关对比,使结论层次更加鲜明、立体,更有说服力,我们从顺义返校后,又随同工商管理学院赴昌平区农村实践团到一些村进行了对调查。通过两地的实践活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深入地了解了当前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了解了农民心中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困惑和疑问。总结调查材料及分析调查数据,一个比较清晰的蓝图也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现状综述

近年来,京郊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巨变。受惠于党的富民政策及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不少农村群众也过上了城里人的日子。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组织部 留言信箱:zuzhibu@cup.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