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和第三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评审结果,学校7个基层党组织(个人)入选创建名单,入选数量居全国高校前列。
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地球科学学院“精铸匠心”开发地质导学团队党支部、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教工党支部、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氢能科学与工程第二党支部、克拉玛依校区工学院机械与过程系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地球科学学院“砥志研思”油气成藏定量分析科研攻关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新能源与材料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马广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
近年来,学校党委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以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为抓手,深入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组织融合,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创新团队等创新党支部设置,成立58个科研团队党支部、143个研究方向党支部,一批国家级人才、学科带头人担任党支部书记。二是坚持提前“选苗”、提前“育苗”。健全学校示范党组织创建工作体系,培育建设7个校级“党建工作标杆学院”和44个“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通过加大经费支持、组织专题研讨、开展样板党支部“1+4”示范共建等措施,着力把“好苗”培养出来。三是按照“一院一策”思路,推动实现“一院一品”“一支部一特色”建设目标。创新“组织生活+”新模式、定期组织党建工作坊、建成石油精神教育基地等,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学校先后获全国党建优秀成果一等奖、首批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特色项目、首批北京市百个优秀支部工作法、第七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特等奖等奖项。
截至目前,学校共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0个、“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2个、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3名。
石油工程学院党委对标“五个到位”,深入探索“一融双高”实现路径,打造“一个共同体、三个强化、六个引领”的“一体三化六引领”党建工作体系。学院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个;教师中省部级以上人才占比达23.08%,其中院士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47人次,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4项(其中牵头完成5项);先后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学风传承示范基地”等,支撑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级一流学科和石油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为服务国家重大能源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学院毕业生中超30%投身西部建设,70%服务石油石化主战场。先后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国高校党建创新案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全国高校“十大育人”作品一等奖等。
地球科学学院“精铸匠心”开发地质导学团队党支部是由优秀导师团和研究生共同组成的师生联合党支部,打造“强基-铸魂-赋能”三大工程,构建“师生联动,交叉导学、教学相长,互促共进”模式,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特等奖、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红色“1+1”三等奖、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奖项。
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系教工党支部探索形成了“三带动三融合”党支部工作法,围绕党员骨干建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连续2次入选“双一流”学科;创新实施“星火育人工程”,深入实施青年教师“扬帆计划”,培育了一批全国油气储运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在西气东输、中俄管道、中缅管道等国家重大工程上做出突出贡献。支部先后荣获“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氢能科学与工程第二党支部是依托氢能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团队纵向设置的学生党支部,支部不断深化基层党建路径探索和机制创新,形成了“聚焦一条主线、发挥两个作用、注重三个结合、坚持五育并举、落实七个有力”的“12357党建工作法”。近年来,支部党员参与氢能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等多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为解决氢能“卡脖子”难题贡献力量。先后获评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互联网+”金奖等国家级荣誉14项,被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30余次。
克拉玛依校区工学院机械与过程系党支部探索构建“1+N”党建赋能工作模式,打造“党建制度保障全、政治引领功能强、服务当地作用强、教学育人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一全两强三高”党支部,先后入选国家级人才4人次、省部级人才15人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4项。培养的毕业生超过50%选择留疆工作,其中疆外生源占比超80%;李帅、樊译阳等一批优秀毕业生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获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地球科学学院“砥志研思”油气成藏定量分析科研攻关党支部是在三全育人导师团指导下的学生党支部,在实践中探索形成“理论固基—精神传承—组织育人—科研拓新”的建设模式,坚持12年打造“自由学术报告会”新型组织生活载体,出版《学海“星”浪花》报告文集2部,引导支部成员积极践行“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价值追求。近90%毕业生扎根石油一线,30%赴西部就业,6人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20人获AAPG国际助研金,1人获北京市科技新星。团队科研成果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1738亿元。
新能源与材料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马广同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学校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将服务国家“双碳”目标作为使命担当,先后发表SCI论文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件;以创新创业为发力点,组建“烯未来”团队,培训创新创业人才百余名,获“互联网+”金奖等国家级奖项13项,省部级奖项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