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与储能技术产教融合的创新与合作,12月24-25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主办的2024绿色低碳转型与储能技术创新产教融合研讨会在惠阳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掌星,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天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春明,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俊玲,惠阳区委书记谭星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院长李永峰,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徐泉,此次会议共计500余名行业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
大会以“共建双碳产业,助力生态发展”为主题,在“双碳”目标的聚焦背景下,围绕储能、氢能以及碳管理技术学科与产教融合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深入研讨。在此次会议上,来自海内外的院士专家围绕储能、氢能技术研发进展,产教融合政策和举措,产业未来趋势和惠阳示范项目落地等关键议题展开前沿分享,为惠阳加强能源学科领域的产教融合及协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images/2024-12/e6fdb9a2516443749d6cf6d688a1bbcf.jpe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致辞时说,国家已经启动“十五五”规划进行清洁能源体系构建,清洁煤与煤炭机械化利用、风光电的外输通道建设、风光发电的就地消纳、新型储能体系的构建,以强度为主、总量为辅的碳排放双控体系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images/2024-12/5b4e114e1e9c4cbd8d1e7cfeecb14a27.png)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能源科技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晋宾致辞说,新型电力系统是新型能源体系的中心环节,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均需数字化和智能化,否则新型能源体系无法构建。惠阳布局了液流电池、氢能、人工智能等产业,是抓住了历史的发展机遇。
![](../images/2024-12/e866b3232755484f862badaf05a5ae67.jpeg)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两院院士陈掌星作主题为《大规模地下储氢技术进展和挑战》的演讲。陈掌星说,未来能源利用最终目标是“去碳化、清洁化、电氢化”,未来能源利用会进入“电能+氢能+化石能源补充”的时代。大规模地下储氢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在实施中面临技术问题和科学挑战,需要对储存类型、容量、稳定性、经济效益及安全环保等因素进行评估和研究。
![](../images/2024-12/ba25749033a14614b5e4dfaf1a20841f.jpeg)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会士、香港科技大学能源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碳中和能源研究院院长赵天寿作题为《可流动能量载体实现长时储能》的演讲。赵天寿说,太阳能风能利用规模进一步提升的瓶颈在于储能,液流电池是大规模长时储能首选技术之一。未来要创制新型能量载体、攻关传递与化学反应耦合机理与调控方法,研发出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流体电池储能系统。
![](../images/2024-12/a15be72a6ca74586b861ead6b0dceaca.jpeg)
中国科学院院士、重质油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院长徐春明教授,作题为《液流电池能源局首台套获批及惠阳示范项目攻关规划》的演讲。徐春明说,光伏风电支撑炼化低碳转型、氢能规模化利用,均需储能实现峰谷平抑,液流电池具备成本低、大规模、强安全三要素,是大规模长时储能首选技术之一。惠阳将继续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深度共建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打造为南方液流电池的科研、生产、示范高地。
![](../images/2024-12/e5c4848e9e33417dbd351b06eb7f21f2.png)
华北电力大学氢能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刘建国作《氢能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主题演讲,分享了氢能最新的发展技术。
![](../images/2024-12/17f1c76e2c614663a805ab451ad9477f.png)
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王辉军作主题为《双碳政策及碳市场机制赋能惠阳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分享。
![](../images/2024-12/6f032ccec8b14c4db1d2546b8d95d9f8.jpeg)
会议通过圆桌论坛等形式,深入探讨了惠阳下一步储能技术产业转型发展方向。大会分为两天,通过主论坛、特邀报告、分论坛、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与展会等多种形式,打造产教融合交流合作平台,拓宽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视野,激发产业合作机遇。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与储能技术产教融合的创新与合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大会设置CFE2024南方液流电池储能产教融合发展论坛、HHH2024第四届中国制氢、氢储运、加氢站及配套设备大会、数字新能源与城投公司转型研讨会、先进能源催化与光电器件论坛共计4个分会场,同时举办学科发展及产教融合活动,包括圆桌论坛,储能材料、产品、服务展览会等,涉及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氢能储能技术、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储能先进表征技术、储能关键材料与器件、数字新能源与产业发展等相关领域,内容丰富。
![](../images/2024-12/b0130dc737894be79fe488b42f3128a7.jpeg)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在前期与惠阳区科技与投资促进中心战略框架协议的基础上,未来将积极引进锂电负极技术与液流电池自动化产线技术,深度共建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助推惠州新型储能产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把新型储能产业作为惠阳区发展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