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资源匮乏,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石油工业快速发展,但是国内石油人才紧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带着发展国家石油工业的历史使命应运而生。
北京石油学院的诞生
1952年5月17日,中央教育部制定的《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草案)》中指出:1953年准备在北京成立石油学院,
1952年暂在清华大学成立石油工程系。
1952年5月,中央教育部颁布《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计划(草案)》,燃料工业部及石油管理总局抓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的时机,加快了筹办石油学院的步伐。7月,石油管理总局向燃料工业部、教育部、人事部和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报告,请求在北京举办石油学院。10月,石油管理总局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工作组”。
采访人物:方华灿,1952年8月毕业于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机械系。历任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教师,北京石油学院、华东石油学院机械系副主任、主任,曾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
“我当时刚分配到清华大学实习,还没去报到呢,石油管理总局说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成立了,现在急需石油矿场机械人才,你在玉门油矿实习了一年,对石油矿场机械方面了解得很多,你就赶紧去,我们要办石油矿厂机械专业。不过去之前,你先在我这局里,到我们这个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工作组先工作一段时间。我参加了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成立的最早的‘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工作组’。该组成员由计划、基建、财务、人事、教育等方面人员组成,共8人,组长为石油管理总局人事教育处处长连庆溥 ,副组长为于学业(石油管理总局人事教育处教育科科长)。我在组内分工负责编写‘建立北京石油学院计划任务书(相当于现在的立项报告)’,目的是呈报教育部转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审批该项目。我深感责任重大,说实在的,当时晚上睡不好,心里头扑通扑通的,很紧张。”(方华灿)
通过多方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并将研究结果综合整理,方华灿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建立北京石油学院计划任务书”的编写。1952年10月底,中央燃料工业部、中央教育部联合备文,向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报告,提出建立北京石油学院的综合计划。11月,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下达《文教企字466号通知》,正式批准举办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1月8日,高等教育部致函燃料工业部,要求其负责筹备北京石油学院。
“好不容易有结果了,我们国家要建立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而且要建立在北京,所以很兴奋,睡不着觉。”(方华灿)
1953年1月8日,高等教育部致函燃料工业部,要求其负责筹备北京石油学院。
为了加速北京石油学院的筹备工作,经中央高等教育部、清华大学、中央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商定,由曾昭抡、李曙森、周钟岐、陈蔼民、于世胄、李范一、刘澜波、袁溥之、周宏明、陈舜瑶、曹本熹、朱亚杰、贾启允、连庆溥等14人为筹备委员会委员,组成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委员会。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曾昭抡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澜波、贾启允为副主任委员。
1953年1月15日,燃料工业部和教育部联合发文,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筹备委员会。
“在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确定了下设执行机构‘北京石油学院建校筹备处’,由贾启允任主任,贾皞(石油管理总局机关党委书记) 及曹本熹(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系主任)任副主任。就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招生并于暑假后开学上课的决策,这就是后来称之为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学的‘三个当年’的由来。我得知会议决定时两种心情,一方面非常高兴,我国第一所石油高校就要诞生了,另一方面又觉得时间紧压力大。”(方华灿)
当年建校,当年招生,当年开学
“建校筹备处成立后,曹本熹副主任分工负责教学筹备工作,他安排我做扩大师资队伍的人事工作。当时从几个学校合并过来的都是一些专业教师,比如化工机械、石油地质、石油钻井,但没有基础课的教育,所以最难的就是这个基础课教师,数学、物理、机械制图、体育、英语等。曹本熹亲自带着我跑教育部、燃料部等部门,请求他们调配现有科技人员及分配当年大学毕业生给我校。到9月份从石油部分配来的教师都报到了,基本上凑全了可以够开学上课的老师。”(方华灿)
1961年,贾皞(左)与曹本熹(中)、李风在研究教学工作
在校园的基建方面,政务院批准给北京石油学院1953年的基建任务为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投资预算300万元,要求2月联系,3月设计,4月动工,7月底争取完成全部土建任务,保证9月正式开学。由于规模大,要求的进度快,虽经努力争取,但在北京没能够找到承担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单位。后来,筹备处经过石油管理总局的同意,自己招聘设计人员,从水电总局请来工程师徐彰,从清华大学建筑系请来辜传诲教授,聘请了建筑设计人员田春茂,还有从玉门油矿抽调十余名技术人员。在石油设计局内建立了设计室,包揽了全部设计任务。
建校前,北京石油学院校址海淀区九间房村一带。
“筹备处副主任贾皞分工负责基建工作,任务十分艰巨。1953年4月,石油工程系教职工到建校的九间房村校址参观时,还只是看到几排施工工人住的工棚,学校的建筑物一点儿也看不见,正在打地基。距当年开学只有五个多月的时间,怎么来克服困难?筹备处在贾皞同志领导下,采取了多项正确的应急措施。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一栋学生宿舍楼(定名为工字楼)尽快先建成,用作师生员工居住,行政教学办公以及图书阅览和医疗。总之,就以这样一些简易快速有效的措施,保障了开学时教学、生活的基本需要。”(方华灿)
1953年9月,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教职工搬到北京石油学院。
1953年,大连工学院部分教师和液体燃料组四年级学生调入北京石油学院。
“1953年9月,在教学、基建、生活保障等筹建工作成功,初步具备开学上课条件的基础上,石油管理总局发出《京办53字第12472号通知》,《通知》中写道:‘北京石油学院于10月1日正式成立’ 。随即,9月23至25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全体师生员工以及图书仪器设备等迁入北京石油学院校址。
1953年10月1日,1000多名师生员工参加了开学典礼,典礼由新到任的副院长张定一主持。至此,‘三个当年’的目标胜利实现。”(方华灿)
边读书边建校的岁月
采访人物:张嗣伟,1953年从清华大学化工系转入北京石油学院就读机械系石油矿场机械专业,毕业留校。1988年后历任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主任,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1994年起先后任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兼党委副书记、石油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石油学院建校初期的简易大门。
清华大学师生迁入时学校唯一的楼房——工字楼。
新的校舍在建筑中。
“1953年,从9月23日开始,在三天之内,我们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的全体师生员工从清华园搬到北京石油学院校址,并且参加了10月1日举行的开学典礼。
当时,学校及时对大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家提高觉悟,继承和发扬石油工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克服一切困难,为我国即将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尽快培养出高层次的石油科技人才。
从此,全校师生员工团结一心克服教学和生活上的困难,坚持边建校边办学。”(张嗣伟)
师生在进行建校劳动。
全院师生员工发扬主人翁精神,在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建校劳动。“露天上课不分心,住着工棚不怕苦;只学文化不满足,业余劳动来弥补;主楼建设送过砖,教学工地抬过土;红旗操场铺过道,青年园里种过树。”这是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师生投身建校劳动的生动写照。新校舍到处都洒有同学们的汗水。他们把自己的劳动果实命名为“建校大道”“劳动广场”“先锋球场”等。经过大家的辛勤劳动,不到一年,北京石油学院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
采访人物:张厚福,1956年北京石油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编的教材成为石油地质领域学生学习的“指南针”。
“当时只有一个工字楼,我们在里面住着,同时它也是教学楼。
当时是张定一副院长带着我们一边劳动建校一边读书学习。”(张厚福)
采访人物:齐国光,1956年考入北京石油学院的炼油机械专业,毕业之后选择留校任教,曾任石油大学(北京)教务处处长。
“我记得当时有两个大规模的建设,一个是红旗操场,现在咱们的操场还延用这个名字。当时我入学的时候也有一个操场,但是很小,于是修建了红旗操场。第二个是一个花园,起名为青年园。”(齐国光)
北京石油学院于荒野之上拔地而起,迈出了我国石油高等教育的第一步,从此开始书写为国找油、为民族争气的奋进答卷。70年来,从“九间房”的阡陌田畴到黄河入海口的盐碱荒滩,从军都山下的寂寥原野到克拉玛依河畔的戈壁热土,中国石油大学虽几度迁校易名,却始终坚守“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践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与国家能源工业的发展相依同行,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口述校史视频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观看:
https://mp.weixin.qq.com/s/DJQO7P4T7PowJLXkj67Q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