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要素。在办学历程中,学校不断提升教材质量,加快完善教材体系,使教材成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积淀和体现,成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知识载体,建设了有质量、有水平、有特色、有创新、有影响的立体化教材体系,为培养能源行业优秀专门人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学习先进经验 铅印教材讲义
北京石油学院建校初期,面临着教学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上课没有正规的教材,学生们就靠自己在课堂上记笔记。据袁璞老师回忆,“第一届自动化专业开设《自动调节原理》课程时,由于找不到一本合适的教材,便在每堂课前自刻(蜡版)本节课的讲义,赶在上课时发到学生手中,为此‘开夜车’成了‘家常便饭’”。
在专业教学上,学院主要参照苏联教材编写讲义、组织教学,曾组织相当的人力翻译苏联教材,专业课中有90%的课程采用苏联教材。
1954年第二学期开始后,学院开始修订教学计划,邀请石油厂矿企业和石油科研单位的专家参加修订教学计划的座谈会
采访人物:张厚福,195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编写的《石油地质学》获得“石油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当时苏联专家教我们的是石油学原理,是铅印的俄文讲义,上课时,专业翻译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把课程内容现场给学生翻译成中文。”(张厚福)
采访人物:方华灿,1953年由清华大学转到北京石油学院工作,我国海洋石油工程学科领域的开创者。
“北京石油学院请了十几位苏联专家,他们讲课都是用油印讲义,每次来了发给学生,学院的专业翻译把俄文讲义翻译成中文,等这门课结束,就基本有了初步的中文教材,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工,那就有了我们国家自己的第一部专业课教材。”(方华灿)
左图为《燃料的加氢及合成工艺学》(苏联专家米 • 达 • 沙毕洛著);右图为《石油厂机器及设备》(阿 • 阿 • 库兹涅佐夫著,沈复译)
编译教材过程中,学校还注重结合我国石油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并吸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还积极到各石油厂矿学习,收集技术资料,根据我国石油工业生产和石油科技发展实际情况,不断扩大自编专业课教材的比重。1955-1956学年度,在18个种类的教科书中,自编讲义有65门。
结合实际需要 努力自编教材
学校的教材建设进展显著。自1961年起,学校采取选、编、备的方法,努力做到课课有教材。1962年,学校制定教材建设计划,提出用三年至五年时间,编出179种教材。组织和选派了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完成这一工作,决定了各教材的编者、审阅人、出版时间。1963年已初见成效,在学校开设的113门课程中,自编教材达72种,占58%。此外,还编写了22种补充教材、41种实验讲义、44种习题集,绘制了763张教学挂图,制作了“石油钻井”科教电影片,印制电教照片1500余张。
北京石油学院时期部分自编讲义展示
北京石油学院时期部分自编教材展示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面临着新生将要入校但是原有教材内容急需更新和改造的情况,学校组织教师从实际需要出发,集中编写教学所需教材。
1977年3月,华东石油学院教材编写组夜以继日地讨论编写教材。
“1977年恢复高考,所以就从1978年开始,学校将张万选和我从东营调回北京来编写教材。各个系都有这个任务,都要编写教材。
当时北京石油学院的老校址只留了一个校医室的一间平房,我们就在平房小楼里面编写的1978年第一版《石油地质学》,当时我跟张万选背靠背,一人一张桌子,就在那个环境里面写完了第一版《石油地质学》,后来被石油部评为了优秀教材二等奖。”(张厚福)
采访人物:许震芳,1960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后留校任教,曾担任水力学教研室主任,曾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称号。
“当时石油系统,各个石油学院没有什么固定的教材,这样的话就需要我们有自己的教材。我们编写以后,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各个石油高校都用。编写教材的都是有教学经验和教学经历的老教授,这样写出来的教材才能被公认,所以我很荣幸参加了教材编写工作。”(许震芳)
到1985年,学院自编的教材有41种公开出版发行,院内铅印教材110种。《中国石油地质学》、《多元气—液平衡的精馏》1983年获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为保证教材的印刷,印刷厂改善了设备,加强了管理,增加了职工,生产形势越来越好。
华东石油学院时期部分自编教材展示
注重内容更新,提升教材质量
1986年7月召开的石油部评选优秀教材会议上,学校有7种教材被评为优秀教材。其中林世雄主编的《石油炼制工程》、陈如恒主编的《石油钻采机械》,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经过近一年的筹备,学院出版社已具备出书条件,1987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批准建立华东石油学院出版社。
学院鼓励教师结合教学科研工作积极著书立说。与此同时,学校教师不断结合生产需要以及知识的创新,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让教材更加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接地气。
“教材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容需要不断更新。1984年我到美国去访问,期间收集了很多国外优秀教材来作为参考,收集到这些材料以后,我就编写了第二版的《石油地质学》,编写过程中,注重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将自然界的油气生成运营聚集分布视为一个统一的发展过程,教材内容就写活了,当时获得了教材的特等奖。” (张厚福)
《石油地质学》第一版至第四版
“在访问奥斯汀大学时,我了解到地震地层学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对油气勘探非常重要,所以当时我们就收集了大量资料。回国后编写了《陆相地震地层学》这本书,来指导我们国家的陆相地层的油气勘探。”(张厚福)
上世纪60年代,石油储运教材已经远远不适应现实的要求。1964 年严大凡老师编写出版了中国高校第一本《输油管设计与管理》教材,还是按照苏联的框架写的。20多年后,经过中国输油管道建设实践的锻炼,1986年她重新编写了输油管的高校统编教材《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内容就结合中国实际了,突破了国外教材的框架,将我国原油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经验加以总结和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并受到现场技术人员的欢迎,1987年教材获得“石油部优秀教材奖”。1996年由杨筱蘅、张国忠教授主编修订出版了该教材第二版。多年来,该教材不仅是石油及部队院校储运专业的主要教材,也是陆上及海洋石油、石化、国防油料部门以及交通民航等有关专业设计和管理部门的重要参考书,在国内多次受到同行的引用,并受到部分国外高校及设计公司的关注。
严大凡老师编写的部分教材
采访人:严大凡,1955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编写的《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曾获得“石油部优秀教材奖”。
“1979年我在东北已经好多年了,我每年都去现场,有时候一年去两三次,所以我对管线也比较熟,当时写的教材就介绍了有关东北管道的很多具体经验,这些在苏联教材上是没有的。”(严大凡)
采访人物: 熊琦华,1969年进入北京石油学院工作,我国“陆相油藏描述”学科奠基人之一。
“我要写这本书,我要知道测井都干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地理知识,所以我专门到测井站去学习了半年,胜利油田测井站,大港油田测井站我都去过,从实践知道他们需要哪些知识,我再写哪些,所以后来成了全国的统一教材。”(熊琦华)
采访人物: 文世鹏,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编写的《应用数值分析》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1982年,文世鹏教授在北京大学进修一年,认识了有限元方法。
“回学校后,我根据在北大学习有限元方法的基础和学习的资料,自己写了一本有限元方法基础这本书,开了门60学时的有限元方法的课。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很多科学家都需要使用有限元方法来进行研究。”(文世鹏)
1988年,文世鹏教授参加了石油部公派出国留学计划,在加拿大接触到了Matlab软件,他又一次将新技术带回到学校。
“我觉得Matlab软件非常好用,就专门写了Matlab软件讲义,面向很多专业开了一门教授Matlab的课程,让他们也用Matlab来做数值计算。”(文世鹏)
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关键支撑,教师们也深深认识到教材要有贯穿其中的内在联系和精神气质,要突出育人价值,他们积极著书立说,为学校建设有质量、有水平、有特色、有创新、有影响的立体化教材体系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口述校史视频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观看:
https://mp.weixin.qq.com/s/98AX3q9oOi9JKXcr0xVK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