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外国语学院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在校生代表发言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英语14级的冯宇豪,作为一名快要退休的大四学生,能作为在校生代表站在这里,真的非常荣幸,所以我首先要感谢学院给我这个机会。当我在写这篇演讲稿的时候,我努力回忆了我入学那年开学典礼上的那位在校生代表讲了什么,以求一些灵感,但当我发现我真的什么也想不起来的时候,我只能写下一些自己真实的感受。现在我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是因为三年前的这个时候,我作为新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当时的情景现在在我的脑海中依旧鲜活。而那陌生的新鲜感我想就是因为,台下是一张张崭新的面庞,大家要知道,我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数量相对于其他学院来说并不多,所以不同年级的同学之间都会比较熟悉,因此当我一下看到这么多新面孔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一种新鲜的冲击,这种冲击是震撼人心的,因为我可以从你们的眼中、脸上看到那种对未来的期盼。
今天在这里我不会告诉大家,大学应该怎样怎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方式,我只想把我大学三年来的一点庆幸和一点遗憾分享给大家。
我的庆幸是,我来到了石大外国语学院,这是我经过三年学习生活后真实的感触。我庆幸我来到了一个包容的学院,就性格来说,我不是一个低调的人,甚至有点张扬,但学院从来没有因为我张扬的性格打压我或者说我的不是,相反学院尊重并理解了学生性格的多样性,不断引导我如何利用性格的优势同时如何避免走向张扬的极端,所以无论你性格怎样,张扬或低调、外向或者内敛,石大外国语学院都是你的舞台。我庆幸学院的老师们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当我在综英课上看到唐女神用Prezi像变魔术般流畅演绎一个又一个知识点而跑去下载Prezi并且努力学习老师创新思维的时候,当我在口译课上听到大为男神如BBC电台里标准的英音而头皮发麻并开始苦练英音的时候,当我在石油文明史课上从赵院长那里领略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学术写作而感到激动兴奋并开始不断把一些用法写进我自己的作文里的时候,当崔老师在英国文学史课上用微信软件授课并让我们发弹幕互动让我感到课程也可以如此新奇和精彩的时候,我都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幸福,那种上完一节课都觉得自己还有很多可以去学习探索并且愿意去努力的感觉真的太棒了。我还庆幸,我遇到了一群优秀的学长学姐和同学,她们中有人是生活的艺术家,可以把每个瞬间用一张有质感的色彩斑斓的照片传递,给我渲染生活的情调,让我也爱上了拍照;有人是犀利的评论人,在朋友圈里可以看到他对各种社会热点的独特视角,让我惊叹竟然还有这种操作的同时视野不断被拓宽;有人是令我敬仰的男神女神,不仅是因为他们手握各种大奖和offer,还因为他们对我十分友好,耐心指导当时还是演讲届菜鸟的我,对于我的任何困惑,哪怕是很低级的问题,都耐心解答,并且拿他们失败的教训来告诉我,少走弯路——我确实因此少走了很多弯路。我的学院、老师、同学们不断影响着我、鞭策着我、成就着我,相比刚刚进入大学时候的我,现在的我意识到了,相对于为了高考的高中,大学才是真正学习的地方,我在这里学习专业知识,让我在别人提到我的专业时我能挺起腰杆;我在这里学习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思维模式,那是逻辑的思维,是批判的思维,让我在分析生活中的问题的时候都能够理性而全面;更重要的是,相对于高考报志愿时懵懵懂懂和刚上大学时兴奋却没有方向的自己,我找到了真正的兴趣——我想成为一名新闻人,去传递自己的声音,没有什么比一个明确的目标更让人有动力的了。
而遗憾,则是我在自由的选择中过分珍惜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却忽视了眼前的大时代。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感慨:“年轻人的世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操心工作,过着自己的小日子:旅行,看,爱,一切平顺。但我真想说,他们缺乏对社会的敏感。我们这代人曾经拥有的时代精神跟今天的年轻人这种封闭的理念是截然相反的。”大学生活中的两个时刻让我感受到了这个遗憾,第一个时刻我看到了一个新闻标题——2016年9月,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迎来了首批学生。这个学院曾经是我理想的研修生去向,而我的遗憾却不是现在放弃了这所学院。苏世民大学在2015年公布了招生条件,申请者只要材料初审通过,便只用接受面试考核,当时我想,凭我目前取得的成绩,应该没问题吧——北京市三好学生、国家级演讲比赛一等奖、综合测评专业第一,但当我看到了苏世民学院首批录取者的经历之后,我觉得自己还是太肤浅了——我所引以为傲的成绩和他们比起来相去甚远。被录取的学生中,有人在入学前在巴西做过社会实践、在南非做过志愿者;有人在伊拉克的美军军事驻地接受了该项目的视频面试;有人创立过两个慈善组织并打破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人在本科毕业后成立了支教团去青海进行了一年的支教工作,同样拥有四年,他们可以以时代为己任,而我却只顾着自己的小世界。第二个感到遗憾的时刻我看到了一篇TED演讲,这篇演讲讨论的是难民问题,在演讲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什么是更好的生活?对于我和你们大部分人来说,更好的生活可能意味着花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和朋友,或是到异国他乡旅游,亦或是挣更多的钱买很酷的装置或者是一双新的运动鞋,这些都是我们很容易能获得的。但如果你身陷战区,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就会截然不同了,更好的生活意味着安全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意味着你的房子没有被炸毁,不用担心被绑架,你可以送你的孩子去上学,一直读到大学,或者仅仅是找一个可以养活你和你爱人的工作。”我被这段话深深的震撼了,我感慨于这位演讲者能有如此深刻的体会,也感慨于我所认为的最基本的生活,对于战争区的人们来说竟是那么的难得。我想,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我学到了那么多跨文化的知识,而我更因该拥有的,是对于这些知识背后那些社会的责任感,这也是我今后将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庆幸和一点遗憾,哪怕你只能记住其中一两句话,我都会觉得十分开心。当然它们只是我大学生活诸多遇见中的一部分。我们今天在这里的相聚,也是一种遇见。《朗读者》节目中这样概括道:“遇见仿佛是一种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开始。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就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就有了生命。”而你们遇见了石大外国语学院又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作者简介: 
冯宇豪,英语本14、15党支部书记,曾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先锋杯”优秀共青团员、校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在各类演讲大赛中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带领支部党员积极开展与石大附小共建活动,该活动活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红色“1+1”共建活动二等奖、北京市三等奖。在他担任英语14-1班班长期间,带领班级获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4-2015学年度优秀班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