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蕊蕊
姓名 |
曾蕊蕊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985年5月 |
||
学历 |
研究生 |
学位 |
博士 |
||||
专业技术职务及聘任时间 |
副教授 |
行政职务 |
|
||||
所在学院 |
外语学院 |
硕导聘任时间 |
2014年 |
||||
招生专业1 |
外国语言文学 |
专业代码 |
050200 |
||||
招生专业2 |
翻译 |
专业代码 |
055100 |
||||
招生专业3 |
国际中文教育 |
专业代码 |
045300 |
||||
研究方向 |
话语研究、美国研究、对外传播 |
||||||
学术身份 |
|
||||||
学术兼职 |
|
||||||
研究领域简介 |
话语研究:政治话语研究;美国研究:美国政治与外交;对外传播 |
||||||
国内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
教育经历: 2013-2014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 2011-2014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博士学位 2007-2009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硕士学位 2002-2006 国防科技大学英语系,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4-至今 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1-2013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09-2011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英语系 |
||||||
年度招生计划 |
计划招收外国语言文学专业1人,国际中文教育2人 |
||||||
论文、著作 |
[1] 话语-历史分析视角下中国形象的话语建构——以 2020年至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习近平主席对外讲话为例,《外语研究》,2023(2) [2]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的问题及对策,《云南社会科学》,2017(5),论文摘要被2018年01期《新华文摘》转载 [3] 从阿斯纳塔和谈看各方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新一轮争夺较量,《当代世界》,CSSCI,2017(10) [4] 政治演讲话语中隐喻的说服功能和话语策略——特朗普首次国会演讲的批评隐喻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1):17-23; [5] 能源政策竞选演讲中“自我合法化”的话语空间建构及话语策略研究,《能源话语研究论丛》,2019年全国能源话语研究高端论坛:39-54。 [6] “体验式”比较教学在实现课程思政目标中的应用——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为例,《文教资料》,2020(15) [7] MTI“国别与跨文化研究”课程中的密集读写任务对分析能力的影响,《文教资料》,2017(21) [8] 《英语词汇多元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第一作者) |
||||||
科研项目 |
[1]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数据挖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海外传播话语特征及策略研究(21BGJ005),在研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集体认同话语建构研究(19YJCZH003),在研 [3] 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一般项目:“基于国际能源舆情研究的《国别与跨文化研究》课程建设”(已结项) [4] 2014年12月2017年12月,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批号:2462014YJRC054)(已结项) [5] 2017年12月至今,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模块化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已结项) [6] 2019年7月至今,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教学改革项目:《2P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中的应用》(已结项) |
||||||
获奖项目 |
2021年6月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获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级银质优质课程; 2020年11月 荣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泓达杯”暨第十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 二等奖; 2019年9月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被评为第四批院级品牌课; 2018年7月 荣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2019年5月 荣获 第十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大学英语组)北京赛区 综合课组 二等奖; 2019年5月 荣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一等奖; 2018年5月 荣获 第九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英语类专业组)北京赛区 三等奖; 2017年12月 《北京市海淀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调查》 获 北京高校青年教师优秀社会调研成果 二等奖; 2017年7月 荣获 第二届“石油杯”全国石油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英语专业组 二等奖; 2017年5月 荣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三等奖。
|
||||||
主讲课程 |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国别与跨文化研究、美国文化专题 |
||||||
培养研究生情况 |
指导硕士研究生5名 |
||||||
联系方式 |
电子邮箱:zruirui@cup.edu.cn |
||||||
本人培养的研究生适合从事的工作领域 |
英语教学、翻译工作、政策分析 |
||||||
其他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