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博览

华东理工大学扎实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华东理工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在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优化上下功夫,努力办好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以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和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为龙头,推动将党支部建在“课”上,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水平。坚持“学科前沿”和“教学方法”研究并重,近两年来,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包括青年项目)、省部级项目约20项,在教学与科研并举中促进创新团队建设,促进人才队伍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讲师团,开展集体备课,与师生分享交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心得体会。邀请党政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和著名企业家等,开设国情报告专题讲座。组织跨学科、跨院校师资团队,开设“复兴之路”系列讲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问题导入式+专题化研究型”教学新模式,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本科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心设计教学专题和实践专题,开展问题导入式研究型教学,学校4门思政必修课建成上海市精品课程。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围绕“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开展专题教学,探索“课程组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课后评价、复课改进”的“闭环互动式”教学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优化思政课程体系。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课联网”系统,形成一个“精彩系列”(精彩教案、精彩案例、精彩课件、精彩一课)、三个“配套环节”(实践教学、网络教学、活动教学)、五个“延伸载体”(党课教学、论坛教学、时政教学、社团教学、专项教学)的思政课程体系。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广泛开展实施社会实践“双百双千”工程,组织百名指导教师、千个学生团队,走进百家重点单位、千个乡镇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国情,增强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认同。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发挥好专业教师、专业课堂和专业教育的育人功能,从专业课程的既有教学内容中挖掘育人功能,在各类课程中注重价值引领、能力达成和知识传授与探究的有机结合,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围绕“过程工程学科群”开发“绿色中国”系列课程,探索将“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工程教育教学全过程,相关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