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石油商报:地学人才不足,何以解忧

我国重要矿产高度依赖海外,其中石油、铁、铜、镍、钴等 12 种战略性矿产对外依存度超70%。重要矿产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不言而喻。长期严重依赖国外既会引发严重的经济问题,也会对国家整体安全造成威胁。只有保障资源安全才能保障国家安全已成为世界共识。因此,最大限度保障国家矿产自给自足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地学专业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但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地学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仍有不小的差距。

地学专业现状

全国现有地质类本科专业点308个,其中理科 113 个,工科 195 个。从数量上来看,近年来地学专业的人才日益萎缩。2015年以来,全国采矿业人数不断下滑,2019年我国在职地质勘察人员、矿产开发人员比例同比下降 16%、13%,且从业人员工资低于全国平均工资。这意味着地矿行业从业人员在承担高风险、高付出的同时却未得到经济上的高回报和社会的高认可。

现实中巨大落差传导至学校,直接表现在“五降一升”上,即高校地学专业招生规模不断下降;父母鼓励和支持子女报考地学相关专业比例不断下降;第一志愿报考地学相关专业的人数明显下降;地矿油子弟报考地学相关专业的比例不断下降;毕业生在本专业及相关行业就业比例持续下降(部分高校已不足 35%)。而转专业和跨学科考研比例不断上升。

社会需求和解决方法

数据和现实都充分反映出地学专业吸引力不足、人才流失严重的客观现实。但事实上,能源资源领域人才需求近几年却有所增加,这两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地学在人员数量上尚不能保障,那质量就更是无从提起。因此,从保障国家安全层面上来看,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地学创新人才首先需要在国家层面更加重视和扶持相关专业的办学,加大相关专业实习实训经费投入,避免因经费问题压缩相关专业的实习实训时长;作为艰苦行业也需要在本科招生政策上适度倾斜,以增加地学专业的吸引力。另外,社会上应加大对地学领域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的宣传力度;加大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突出宣传石油行业、煤炭行业等领域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同时,应避免简单地将石油、煤炭等专业与 PM2.5、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问题画等号。尤其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唱衰相关行业的错误宣传应加以禁止。

高校如何应对

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则需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和前瞻性。高校一直强调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围绕产业发展新业态、创新教学育人的模式”。这种模式非常重要。但个人认为,高校不能只是被动地围绕产业需要来培养人才。一个新的产业的兴起,从具体实践到理论总结、到转化为课本知识,学生学习掌握再到实际生产运用,这一完整的闭环形成需要较长时间。目前来看,现有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远远超过人才培养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去企业调研时,人们经常会听到“当前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这样的声音。

高校应推动实现人才的供给侧改革,在科学研究上更具前瞻性,占据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尤其要加大在基础学科的研究。地矿油高校应当从自身优势学科出发,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等具有战略意义研究方向下功夫,寻找突破口,努力追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解决一些关键技术的“卡脖子”问 题。高校在学科设置上要保持战略定力,摆脱和避免过多经济因素的影响。地矿油等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不应简单盲目地追求热点产业而设置新专业、新学科。因为在这些领域,其他特色高校已耕耘多年,地矿油高校难以在短时间内聚集热点产业的顶尖人才,难以发挥后发优势,最终只是重走其他高校发展的老路,造成国家和高校的资源浪费。因此,本人认为,地矿油等行业特色明显的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在优势学科优先发展条件下,加大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如石油大数据、氢能、二氧化碳的捕捉和封存等新的人才类型,从而延展学科链,构建新学科群。这样高校才能真正成为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和人才聚集高地,让创新人才引领行业创新创造。

高校还应重点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专利的生产应用。据不完全统计,2015~2018年地矿油主要高校年均科学技术转让每年的实际收入平均不到100万元,与这些高校的科学研究力和行业社会影响力天差地别,相距甚远。

高校还要发挥高校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地学专业教师的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较为充裕,为支撑学生开展创新项目、实验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但相对研究生而言,高校教师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指导力度明显不足,应注重选拔优秀本科生从大一、大二开始进入实验室和课题组,让他们早日接触研究课题,培养学术兴趣,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希望四方共赢

很多人认为,高校是创新人才的供应端,而企业是创新人才的需求端。只要企业有需求,给合适的待遇,人才就自然而然地源源不断涌向企业。然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观点已难以成立。

从现实来看,真正能做大做强且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科学研发团队。他们在科研方面投入巨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企业要封闭起来搞研究。客观上不可能,经济上也不划算。我们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校企在各自领域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一部分。总的来说,企业在创新人才工程应用方面更具优势,高校则在科学理论创新人才培养上略胜一筹。当然,近些年来,高校也越发重视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同时也增加了工程博士的招生规模和培养力度,这为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便利。作为企业,除保持现有人才培养优势外,还需要加强人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主动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努力在先进油气智能勘探开采等方向上寻求突破。

近些年,企业在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如共建创新实习实训基地、联合科研攻关项目等传统,但校企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对毕业生入职企业后与学校共同跟踪培养的机制尚未建立。企业主导性还有所欠缺,对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的制订等导向性仍不明显,尚未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特别是在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的联动作用和工作机制尚不健全,无法形成育人合力。

由于前几年油企遇到油价“寒冬”,“订单班”培养模式中断。而“订单班”培养模式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受企业和学生的欢迎。随着油价的企稳,未来可尝试小规模恢复,并在人才培养机制上加以完善,适当增加相关企业的重大攻关项目和重点区块,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总的来说,国家、高校、企业、学生应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价值共同体”,最终实现四方共赢的局面。

(作者:周学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55bce47100d94fadafa7f97457864aa6.png

(编辑 李昕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