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中国青年报:“双奥之城”年轻一代,全新姿态再出发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驻地,志愿者们迎雪走进闭环住宿区。尹希宁/摄

制服发放助理武昱含知道,自己参与排版设计的《志愿者制服装备领取清单》被采纳并投入使用,“发挥了专业能力,抑制不住地骄傲”。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3个赛区的上万名志愿者正式上岗前,都将根据这张清单领取制服装备。

作为较早上岗的志愿者,武昱含所在的华北电力大学77名志愿者,2021年11月8日就进驻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延庆赛区制服和注册分中心,为涉奥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提供注册办理和制服发放等服务。

据统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将有1.4万名来自首都66所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赛会志愿者参与服务。他们中有的将前往首都国际机场,展示“国门第一个微笑”,有的将走进体育馆,在电视直播的空当拎着桶上场补冰,有的可能远离比赛场馆,指着电视上闪过的志愿者服装说一声“这衣服说不定是我发的”。

2008年到2022年,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的年轻一代,以全新的姿态再次出征,为世界奉献一场奥运盛会。不变的是,他们依然初心不改,用微笑展示中国青年的风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也将在志愿者驻地开设“温暖一平方”直播间,从那里发回最鲜活的报道。

“再优秀也担心自己落选”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全球招募公告发出后,即便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仍有超百万人报名,其中,18-35岁的青年占绝大多数。

“在这个年纪如果能有机会参与其中,是非常荣幸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献词的领诵员之一、23岁的中央财经大学2021培优计划学员赵建铭说。

部分已入选的志愿者形容,要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再优秀也担心自己落选”。

选拔期间,中央财经大学学生王子涵一边学习冰雪运动和冬奥知识,一边学习志愿服务技能和技巧。

“语言很关键,我学习了很多日常沟通及冬奥相关用语。准备面试期间,和其他小伙伴用英语模拟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场景。”

同校蓝子君则在假期时,拒绝了很多朋友的旅游或聚餐邀请。“为了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我选择学习准备,朋友们也都能谅解。”

终于,经过层层选拔,在2021年12月6日,王子涵收到了奥组委发来的录用邮件。“那一刻,很激动,在奥组委门口合了个影。”

“也在以另一种方式见证伟大时刻”

对不少北京家庭而言,奥运梦是两代人的梦。

2008年夏天,在制药公司车间担任技术人员的武睿有了一份新工作,“给外国人开车”。

武昱含最初对志愿者的理解便来自父亲武睿,“工作挺辛苦的,但每天回来都很高兴。”在她的印象中,父亲这份驾驶志愿者的工作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没有报酬,目的只有一个,把涉奥外籍人员安全、准时地送达指定地点,确保奥运会顺利举行。

直到现在,武昱含还常常听父亲说起这段经历,她甚至能背下关键情节,比如父亲常在驾驶座上用北京话教外国人“您吃了吗”,用英语问外国人“Where are you from?(你从哪儿来)”“从我6岁说到现在20岁,真的能感受到他的骄傲。”武昱含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学院的闫宏伟依稀记得,2008年大街小巷都可以捕捉到奥运元素,“还有一些穿着统一服装的人在街上给人帮忙”。他口中穿着统一服装的群体,后来被称为“鸟巢一代”,他们或许被镜头忽略,但不可或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感谢了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

当时还在上小学的闫宏伟和妈妈在家观看了这场开幕式直播。当镜头转到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周围建筑全景时,妈妈告诉他:“看,这就是你爸做的事,让奥运会‘亮’起来。”

闫宏伟的父亲阎斌作为光照设计师,他和团队2006年就接到任务,确保开幕式当晚,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鸟巢外立面每一盏灯准确无误地亮起来。为了那一晚的亮,他和同事坚守在鸟巢地下室里,通过对讲机想象现场的氛围。

冬奥志愿者报名开始后,闫宏伟也想过到鸟巢当志愿者,感受父亲曾经的光亮。事实是,他将奔赴延庆冬奥村担任广场区志愿者,还可能要在岗位上度过自己的20岁生日。他形容,20岁是“人生的新开端”,他希望能给家里打视频电话,告诉父亲“儿子没有辜负爸爸的期望”,他也想着,如果可能的话,走到离比赛场馆最近的地方,为中国运动健儿加油。

闫宏伟觉得,父亲“点亮”了鸟巢,也点亮了自己,即使没能在父亲曾工作过的地方参与志愿服务,他“也在以另一种方式见证伟大时刻”。

“鸟巢一代”到“平视世界的一代”

“落子无悔,出征向未来!”1月15日晚,王子涵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就在前一天,中央财经大学刚刚举行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团出征仪式。王子涵作为志愿者代表,在出征仪式上发言、宣誓:“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团结协作,共同努力”。

1月23日出征当天,包括王子涵在内的355名中央财经大学冬奥师生志愿者吃完学校准备的饯行饺子餐,正式出发奔赴“国门第一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则为67名志愿者精心准备了“筑梦蓝”蛋糕,“吃完蛋糕再出发,代表学校牵挂着你们每个人。”校团委副书记苗冬青说。

首都国际机场被志愿者们形容为冬奥会的“第一段赛道”,在那里,志愿者们将要给各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带来抵达中国后的“国门第一个微笑”。

就像2006年北京喊出的“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口号那样,如今的冬奥志愿者们也在反复练习微笑,不同的是,他们是用眼睛微笑。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志愿者们必须戴口罩穿防护服,可能外国参赛人员无法直接捕捉到大家的面部笑容,但是志愿者的微笑更多的是强调一种热情洋溢的整体状态。”王子涵表示,“我们可以拥有一双会笑的眼睛,通过面部的微笑和眼睛的微笑,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

“鸟巢一代”到“平视世界的一代”,志愿者们不忘用微笑向世界发声。王子涵说,“我们定会践行志愿者精神,以最饱满的精神面貌服务冬奥盛会,用最热情的微笑迎接世界人民,充分展示中国志愿者的风采,助力为世界奉献一场精彩的冰雪盛会。”

详情见链接:

http://zqb.cyol.com/html/2022-01/25/nw.D110000zgqnb_20220125_3-04.htm

(编辑 李昕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