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光尧:与石大风雨同行
发布时间:2012-11-06 | | 浏览量:
乐光尧教授,1928年4月出生于贵州贵阳,1952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3年参与组建北京石油学院物理教研室和基础课教学队伍。上世纪70年代参与组建我校物理专业、基础科学系,80年代初参与组建自然科学史(物理学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曾担任北京石油学院第一届党委委员、系主任等职,是石油大学(北京)第一届校工会主席和教代会主席。
乐光尧先生的家位于亚运村,站在家里,能清晰地看见不远处的“鸟巢”和“玲珑塔”。在他自谓“闹中取静”的家中,客厅里一眼看过去都是书,书橱里摆放着爱因斯坦的照片,显示着主人物理学教授的身份。墙壁上,挂满黑白或彩色的照片,时间跨度从1931年至今,承载着沉甸甸的岁月记忆。
1952年,24岁的乐光尧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并留校任教。那时的他,还不会想到自己的人生将与一所正在孕育中的石油高等学校结下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1953年,北京石油学院成立,乐先生参与组建物理教研室,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石大。
往事如烟,但在乐老的回忆中,那些往事依然保持着当年的热度与激情。
要创建北京石油学院,首先需要有老师。1953年初,已确定要去石油学院任教的乐先生开始在清华大学做助教,给与他年龄相仿的学生上习题课、实验课,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经验。同年9月,他第一次走进了只盖起一座“工”字楼的北京石油学院。当时学院条件艰苦,师资力量薄弱,乐老与冯世瑄、戈革等几位老师同时给三个年级的学生上课,教学任务之重可想而知。但乐先生却甘之如饴,心中洋溢着创业的激情,有时做实验没有物理仪器,就自己制造或去清华大学借。
到1956年时,北京石油学院已具备了一定的教研基础,而由乐老负责的物理教研室走在了当时的全国高校前列。但此后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对学校教学秩序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乐老一直坚守在教研管理一线,想方设法为物理教研室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969年,学校迁校,乐老随学校一起去了山东东营。面对着土房草棚、碱滩海风,他始终没有放弃。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教学活动开展起来很困难,他就根据学员的特点,通宵达旦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
上世纪80年代初,学校在北京创办研究生部,乐老回到北京,带领物理教研室获得了多项奖励,并参与组建了自然科学史(物理学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在动乱的年代,学校的基础课曾受到很大的冲击,被批判为“三层楼资产阶级教学体系”,而乐老一生专攻的物理专业,更是被扣上了“三脱离———脱离实际,脱离政治,脱离专业”的大帽子。就是在那种情形下,他不卑不亢,据理力争,在全校大会上发言表明自己的立场:“物理基础课不能撤销”,全力维护自己热爱的事业。乐老坚信:“任何一门工科专业,都离不开物理学做基础。”他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大学生就要先把基础打牢。学物理学里面最‘原汁原味’的本质东西,培养独特的物理洞察力,这将是你受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在与我们的交谈中,乐老更多的是在讲述自己同事的事迹,真诚地感谢很多人在工作中给予他的帮助。他说,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涯,虽然忙碌却很充实,虽然辛苦却很快乐。每年,都会有学生来看望他,师生一起回忆那些难忘的岁月,这种时刻乐老心里总是无比幸福。
虽然退休多年,但乐老的心里始终放不下对学校的关注。早几年,他经常回学校,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让他舍不得。他深情地说:“看到中国石油大学有现在的辉煌,我心里很高兴,她的发展真的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希望学校再接再厉,为石油工业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乐老倾情于教育并为此奉献了一生心血,因乐而教,因教而乐,他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谦逊的为人之道,都在这次短短的采访之中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执著于业而淡泊于名,勤于奉献而不求回报,这应该就是石大不断发展的根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