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泽澎:精神上的富有者
发布时间:2012-11-06 | | 浏览量:
华泽澎:天津市人,生于1929年。1952年毕业于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采矿系,1952年至195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进修工业经济管理专业。1954年起历任北京石油学院工业经济教研室代主任,工业经济系主任助理,钻采系副主任、党总支书记等。1979年起任华东石油学院副院长,1984年起任院党委书记,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后,任石油大学常务副校长兼石油大学(华东)校长、党委书记,1992年起任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1995年退休。
来到华泽澎教授家时已近中午,小区很安静。华老的家里书香浓郁,正厅墙壁上挂着华老的书法作品和余世诚教授画的墨竹。退休后,华老除了一直从事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外,最大的爱好便是书法。
华老虽已年近八旬,但精神矍烁,眼中常含笑意,那份平和、亲切、睿智,一下拉近了我们与他的距离。就像是爷爷在午后休息时和你聊起往事,细数着陈年的点点滴滴,带着你走进他的年代,他的世界,让你不知不觉想靠近他,想更多地了解那个艰苦的年代,那个创业的年代,那个纯净的年代,甚至是那个除了人们不懈的努力便一无所有的年代……从参加工作开始,华老经历了北京石油学院艰苦创业的建校时期,经历了迁校东营后华东石油学院的再建时期,经历了石油大学在北京恢复办学后快速成长的时期。岁月流逝,丰富的阅历成就了他精神上的富有。
一、艰苦创业时期,坚持才是根本
“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只能边写讲义、边备课、边上课”
1952年,新中国经过三年恢复时期,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毕业于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采矿系的华泽澎最初被分配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后改为石油系),因为即将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要设置经济管理专业,他便被派往中国人民大学进修。
北京石油学院于1953年10月正式成立。1954年9月,工业经济教研室设立,华泽澎担任了代主任,从此与经济管理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工业经济教研室一方面为各工科专业学生开设经济管理课,一方面为设置工业经济专业做准备。经济管理课有110学时,却只有四名青年教师,教学任务重、压力大,最困难的是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只能边写讲义、边备课、边上课,还要面对给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讲课的紧张。但没有人放弃,凭着年轻人的一股朝气和刻苦精神,以及对学生的责任感,四名老师硬是把这门新课撑了下来。华先生与其他老师还利用到石油厂矿实习的机会,收集了大量资料,了解了生产现场对经管人才的需要和具体要求,充实了讲课的内容,为工业经济专业的设置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苏联专家帮助,奠定发展基础
“苏联专家的到来,有三个贡献:系统地开了一门课——《工业经济学》;培养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指导了系和专业的建设,传授了办学经验”
1957年8月至1958年8月,前苏联莫斯科石油学院工业经济系主任杜那耶夫教授来北京石油学院任教,讲授《工业经济学》课程。在一年的紧张工作中,杜那耶夫教授指导工业经济系开展教学、科研以及专业建设、系行政等各项工作,帮助学校培养了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为工业经济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杜那耶夫教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也与华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94年,华先生前往俄罗斯古勃金石油天然气科技大学访问时,当时该校工业经济系主任正是杜那耶夫教授的儿子小杜那耶夫。虽然杜那耶夫教授已经过世多年,但初次见面的两人却如同故友一般相拥,不约而同地拿出了当年的老照片,对当年在北京石油学院的往事与中苏教育工作者之间的友情感慨不已。
三、要按教育规律办学,否则将受到惩罚
“不论种地,搞经济,搞教育,一定要按规律办事。事物有本身的客观规律,不按规律办事要受到惩罚”
“文革”期间,北京石油学院迁址山东,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这次迁校导致了300多名教师的流失。与后来在建校条件极差的东营盐碱地上白手起家重建学校的艰苦相比,教师的流失更令华先生痛心。他说: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人才流失,是不按规律办学导致的直接后果,代价惨痛,教训深刻!
他在《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教育50年回顾》一文中指出:
“要办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必须具备三项硬条件和三项软条件:
“硬条件是:一、要有一个能胜任高校工作的领导班子,要能按教育规律办学,坚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凝聚力,有创造精神和开拓创新的能力,重点是选配好党政一把手;二、有思想与业务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特别是高水平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学术带头人,以及知名教授;三、较强的物质条件,如必备的校舍、先进的教学和科研装备、多年积累的图书资料,以及优良的校园环境。
“软条件是:一、学术的积累、办学经验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长期建设形成的优良传统和校风,这种无形的精神因素会转化为学校的巨大物质力量;二、办学的社会条件,这点极为重要,在目前我国经济和文化还比较落后而发展又不平衡的情况下,不是任何地方或大型企业都具备办普通高校的条件,高校需要方便的交通、畅通的信息,以及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人才交流的社会环境;三、要形成一套有利于提高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管理体制及校内运行机制,这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制定配套措施来解决。”
这可以看成是他一生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心得。
四、大学之“风”,是积累的结果
“石油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把奉献当作责任,当作义务,当作兴趣”
在采访中,华老对一种现象非常有感触:在京高校中,选择毕业后去西部、去基层工作的毕业生比例,石油大学名列前茅。但是石油大学的学生并不认为这有什么稀奇,而是觉得这对学石油的人来说很自然。这就是形成了“风”———艰苦创业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踏实肯干之“风”,石油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已经把奉献当作责任,当作义务,当作兴趣。
华老说,一所好的大学,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气,独特的资源,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不管学生走到哪里,都要铭记自己的校风,带着这股“风”,将它作为自己一生的“标记”。一所大学的风气,是学校的灵魂,来源于多年的积累。高等院校积累升华而成的风气,是非物质力量,是无形资产,一旦形成优良的风气,则可转化为巨大的推动力。
五、从教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
“我一生在石油大学主要做了三件事”
华老说他一生从教近50年,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创建了工业经济专业。他和其他老师一起为石油大学经济管理教育的创建与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1956年北京石油学院设置了该专业,同时成立了工业经济系,并于当年招生,是工科院校设置该专业较早的。几十年来他一直关注着该专业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于1995年成立了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第二,经过广大师生的艰苦努力,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促成了“石油大学(北京)”的建立。1988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石油大学在北京、华东两地办学,本部设在北京。石油大学(北京)于1989年开始招本科生,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创立能源经济学科,并于1982年开始讲授能源经济课程。1991年华先生主编了《能源经济学》一书并正式出版。这是当时国内第一本关于能源经济的著作。至今,华老已培养了20余名能源经济学科的研究生。
六、没有什么职业比教师更富有
“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虽然物质上不富有,但在精神上是个富有者”
华先生愿意与学生做朋友,他认为与同学们体验共同经历,使他与学生走得更近。
他满怀深情地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物质上不是富有者,而在精神上却是富有者。每当看到众多学子成为栋梁之才,取得突出业绩时,每当自己培育的学生毕业多年后还不忘来信向老师倾诉成功的喜悦或郁闷的心事时,那种欣慰的心境和满足感是难以言状的。有什么职业比教师更加富有,更加幸福,更加满足?我拥有的是充满希望、关乎未来的教育事业,我享受的是人间最纯真的师生之情!”
对于年轻的石大人,华先生怀着殷切的期望:“青年人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想做点事,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应该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与时代的发展结合起来,就会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各自的贡献。”
而这,又何尝不是先生一生追求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