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阿巴斯·费若扎巴迪院士蟒山讲坛第四十期开讲二氧化碳封存与地热资源开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3月3日下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办第四十期蟒山讲坛。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阿巴斯·费若扎巴迪应邀做客蟒山讲坛,作了题为“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和封存与地热资源开发的数值模拟研究”的专题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金衍、副校长刘植昌,石油工程学院陈掌星院士,科学技术处、石油工程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和深层地热富集机理与高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等职能部门和学院(研究院)负责人、师生代表等200余人聆听报告。刘植昌主持报告会。

阿巴斯·费若扎巴迪院士详细介绍了他们研究团队在CO2咸水层封存、CO2压裂和地热资源开发方向的数值模拟进展。报告结束后,他与在场师生就CO2增稠试剂分子的研发与CO2压裂耦合地热开发的数值模拟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刘植昌表示,阿巴斯·费若扎巴迪院士的讲解深入浅出,对于推动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利用和封存与地热资源开发具有指导意义。报告后,金衍为阿巴斯·费若扎巴迪院士颁发了“蟒山讲坛”纪念牌。

阿巴斯·费若扎巴迪,伊朗裔美国人,1947年12月出生于伊朗,复杂油气藏和非常规地下能源开发专家,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莱斯大学杰出教授、美国油藏工程研究院院长。阿巴斯·费若扎巴迪曾获得国际石油工程师学会(Society  of  Petroleum  Engineers)最高科技奖卢卡斯金奖(Anthony  Lucas  Gold  Medal)、最高荣誉会员奖(Honorary  Member)、约翰·富兰克林·卡尔奖(John  Franklin  Carll  Award)和塞德里克·弗格森奖(Cedric  K.  Ferguson  Award)等多个奖项和荣誉,表彰其在油气工程热力学和裂缝型多孔介质多相流等方面的工作,在提高油气采收率的技术突破与创新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他长期致力于应用热力学基础理论在常规和非常规碳氢化合物资源高效开发、CO2咸水层封存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岩心尺度实验和油藏模拟多尺度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利用微量功能化分子改善油-水界面粘弹性进而提高采收率的微观机理,构建了基于混合有限元和非连续性伽辽金法的高阶油藏模拟数值程序,建立了基于聚烯烃类低聚物有效提高CO2表观粘度的材料体系。近些年,在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与封存和地热资源高效开发领域取得优异进展,在SPE  Journal,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AIChE  Journal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引用超过2万次,出版有《油气藏热力学》等专著2部。


(编辑  罗子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