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我校举办的2007重油处理与储运国际研讨会召开

      11月13日,2007重油处理与储运国际研讨会在福建厦门开幕,本次学术会议由中石油外事局中加中心与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举办,大会主题为“技术创新促进重油事业的持续发展”,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委内瑞拉等国外代表27人、国内来自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企业,中国石油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和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抚顺石化研究院、华东设计院等科研单位的代表100余人参加。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人才引进项目“重油化学及开发利用技术交流”(项目编号:RCYJ2007-12)邀请了美国Rutgers大学Michael T. Klein教授、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大学Paul Watkinson教授、Calgary大学Keng H. Chung 教授、加拿大Syncrude 公司Sok Yui教授、日本Tokyo 大学Masashi Iino 教授、Osaka 大学Masakatsu Nomura教授等重油领域专家与会做报告,海内外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进行重油及油砂、沥青砂等非常规石油的处理和储运方面的学术交流。

      会议首先由中加中心韩华主任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徐春明副校长致开幕词。 

       Michael T. Klein教授的报告“Molecule-Based Modeling of Heavy Hydrocarbon Structure and Reactions”介绍了重油分子结构与反应模型,从微观尺度上描述了重油的内部结构。 

       Keng H. Chung 教授的报告“To Upgrade or Not To Upgrade”阐述了由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重油超临界溶剂脱沥青新技术,该技术将重油中易加工馏分与难加工馏分分离,实现重油的选择性处理和高附加值利用,相比传统焦化改质工艺,具有的经济性高、更环保的优势。 

       Paul Watkinson教授做了题为“Formation of Carbonaceous Deposits in Heavy Oil Processing”的报告,探讨了积炭行为及成因,为重油加工过程中减少积炭、应对反应器和换热器结焦提供了依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红红校长介绍了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及基于该技术多产丙烯和高辛烷值汽油。她的报告题目为“A New RFCC Technology for Producing More Propylene and Gasoline with High Quality”,应用该技术,可生产辛烷值高达96.8的汽油,丙烯收率可达18~20%(大庆AR+12%AGO)。 

      大会分为主题报告和技术会议2部分。技术会议共有3个单元,将从11月13日下午持续至11月15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