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能源战略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
发布时间:2019-12-05 |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 摄影:孟禹豪 | 浏览量:
12月4日,2019能源战略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本届论坛旨在探讨新时代全球能源战略、能源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海南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党组副书记李国梁,中石油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匡立春,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国家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副主任贺定超,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出席论坛。
4日上午,论坛主旨报告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油大厦报告厅举行。
张来斌致大会开幕词,代表学校对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意义重大。中国石油大学针对能源转型革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成立克拉玛依校区,优化学科布局,进行学院设置改革调整,在“双一流”建设上开启了新征程。他希望,通过本次论坛搭建政府、企业、高校等的交流平台,加强各方务实合作,积极开拓创新,为能源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林毅夫作了“新结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结构革命”的主旨报告。他简述了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框架,以此反思现代经济学,分析了国际主流经济学理论及其适用的局限性,提出现代经济学需要一场革命,这个革命就是新结构经济学革命。他主张用现代经济学的方式来研究发展问题,研究结构和结构变迁的决定因素和影响。他指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根本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导,用现代经济学的方式来总结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提出一套不同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实现对现代主流经济学三维结构的变革。他认为,新结构经济学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依据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提出,更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抓住机会,提供中国智慧、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他希望中国石油大学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引领优势学科理论新思潮,实现建成石油石化领域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
匡立春作了“中国陆相页岩油气革命”主题报告。他认为,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高,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勘探开发领域,北美海相页岩油气革命的巨大成功,推动了美国能源独立,冲击了世界能源格局。我国陆相页岩油资源丰富,分为中高成熟度和低成熟度两个类型。中高成熟度的页岩油气在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渤海湾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以及四川盆地勘探开发已取得了重要成果。中低成熟度的页岩油气潜力巨大,需要攻克原位转化技术,对实现我国能源独立、保障能源安全意义重大。他分析了页岩油革命在理论创新、核心技术、效益开发等方面存在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中国陆相的页岩油气必将在中国能源战略接替中发挥重要作用,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秦荣生作了“数字化引领财务创新”的主题报告。他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介绍了数字化的含义、特征和技术。他提出,数字化时代的财务变革包括财务管理对象从实物资产向数据资产转变,账务体系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财务管理工作从自成体系向业财融合转变,财务服务重点从综合性向个性化转变,财务管理信息从严重滞后向及时性转变,财务分析技术从小数据向大数据转变,财务管理系统从分散化向平台化转变。面对业务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数字化,财务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审时度势,更新财务观念、技术和方法,加快实施财会变革,构筑新的财务管理体系与模式,创新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道路。
贺定超作了“能源安全新战略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他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要求,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能源民生保障持续改善,但是在保障能源安全、提升清洁能源比重、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完善能源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仍存在挑战。他提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多元发展能源供给,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清洁能源消费,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张建平作了“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的能源合作机遇”的主题报告。他强调 “一带一路”是我国重大的国际发展和国际合作倡议,建立在共商、共建、共享的逻辑下,是一个多元的系统的合作工程、合作领域、合作系统。“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能源多元化供给渠道的巩固提升、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参加此次论坛。论坛设“企业管理与高质量发展”“能源环境系统发展管理与政策”“能源经济与金融”三个分论坛,并组织召开了“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与会人员针对学术热点,分享了最新成果,深入开展了交流研讨。
(编辑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