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中石大外国语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纪实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引人注目,其中外语教育成绩斐然。与此同时,社会对外语通识教育“费时低效、温水不开”,对外语专业人才培养“通而无用、大而无当”等的质疑也从未停止。当前,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的时代条件下,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深化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提高外语教学质量,已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机板块和推动高等外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动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依托学校能源学科优势,以“能源学术英语”为抓手和引领,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体系建设,教材与慕课同步推进,打造了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中石大版本”。

破茧之旅

在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持续增加的一段时间里,中石大外国语学院由小班授课“升级”到大班授课,英语教师每周要上16—20课时甚至更多。随着社会发展,第四代工业和科技浪潮汹涌来袭,“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质量革命为主线、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路径的一流本科教育吹响了“集结号”“学分减下来、效率提上去”,成为近十年来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伴随这一趋势,中石大大学英语必修课学分在2012年由16学分降至12学分,并从2017年开始,进一步调整为“4(必修学分)+4(限选学分)”。

从量的负重到质的提升,成为新形势下英语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由之路。为此,中石大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教育开启了自我革命的“破茧之旅”:瞄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重塑人文属性、强调价值观念引领;融合智能化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推进线上线下贯通;依托学校特色化学科优势,充实差异化教学内容、发挥行业引领作用;顺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突出高阶性课程设计、注重产出能力培养。

2012年伊始,中石大外语通识教育即在全国较早开始了以“学术英语”替代“日常英语”的探索。2017年6月,在大学英语学分持续压缩、开课时间从两年缩短为一年的情况下,外国语学院召开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深入总结学院过去五年的改革成效,深刻分析了外语教育的发展态势,动员学院掀起一场“理念革命”:将能源话语教学和研究作为外国语学院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融入学校“双一流”建设、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契合点。而这一理念也成为撬动中石大英语教学新一轮改革的思想杠杆。

铸金之路

精准发力,创新驱动。此后,外国语学院连续召开一系列会议、举办一系列讲座,瞄准大学英语人文性、学术性和特色化、信息化融合趋势,依托学校强大的能源学科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能源学术英语”概念,由此激活了学校大学英语改革的新动能。学院公共英语教学团队一边充分利用前几年课堂改革积累的资源,一边争分夺秒,在大量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厚积薄发,短短3个月即编写了第一册《能源学术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并在2017级新生中顺利使用。该教程的编写使用,成为中石大英语教学改革破茧铸金迈出的重要一步。

连续作战,一气呵成。《教程》第一册刚进课堂,第二册的编写便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并于2018年2月如期送达学生手中。慕课建设也随即开展。从夏日酷暑到秋叶斑斓,慕课建设团队的老师们从板块设计到脚本撰写、从台词训练到视频录制,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于2019新年之际在全国最具权威性的慕课平台——学堂在线上成功上线。

“金课”初成,只争朝夕。外国语学院积极推动课内课外联动、线上线下贯通的讲义、慕课和云教材建设和使用同步推进,融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于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实现了大学英语“减时增效”的改革初衷。学生们纷纷反映,“这个大学英语课,不再、也不能昏昏欲睡了”。与此同时,作为中石大英语教学改革的“招牌菜”,“能源学术英语”引起了国内外语教育界的密切关注。2018上海“‘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论坛暨世界翻译教育联盟能源电力翻译与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2019北京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上,中石大外语教师均应邀围绕以能源学术英语为引领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体系建设作了主旨报告,引起与会同行的热烈反响。《教程》第一册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层层审定,于2019年8月出版;第二册也即将问世,外研社能源学术英语慕课同步上线。

转型迭代

在积极推动外语通识教育“入主流”的同时,中石大外国语学院专业人才培养“对接需求抓机遇、打造特色谋发展”的探索步伐同样坚定,英语教育转型迭代的足迹持续未断:2010年申报并成功设立的翻译专业硕士点于次年开始招生;2011年11月成立的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作为全国首家行业话语舆情研究机构,迅速成为翻译专业硕士培养的校内实习基地和学院跨学科发展的新平台,引领学生走上了“一带一路”“丝路青年”论坛等高端平台,融入了人民舆情等主流媒体;2016年9月,首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入学。至2019年,学院在读研究生数量达到近200人,是2010年的6倍多,居北京市同类院校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规模前列。翻译和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硕士点,以其鲜明特色于2015年和2018年通过合格评估,走上了健康持续发展的新轨道。两次蝶变转型,得益于学校在专业硕士教育领域全国领先的宽广平台,成就于教师同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奋斗传统。

2019年,中石大再次为外国语学院持续发展开启大门,英语专业招生从持续了15年的每届60人增加至90人,扩招率达50%;大力支持英语专业成功申报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为本科人才培养再上台阶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学院一直坚持开设英语演讲与辩论特色班、英语双学位和小语种特色班,品牌效应逐渐显现。

机遇不等人,人才是关键。通过引进和在职提升等多种途径,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从2010年不到10%增长至2019年的35%,人才迭代进程加速,为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队伍保障。

小荷初现

20年特色坚守,10年破茧之旅,5年铸金之路,中石大外国语学院逐渐探索了一条深化改革、持续发展的攀登之路,同时见证了一波教研相长、师生共振的蝶变效应。

“金课”影响力持续增强。2019年,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大学生能源学术英语论坛”;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邀请,学院院长、北京市名师赵秀凤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向来自21个省市、58所高校的120多名外语教师研修班学员分享了能源学术英语混合式“金课”建构与设计的经验;近期,学院还主办了“首届能源学术英语教学研讨会”。

品牌美誉度稳步提升。中石大本科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在近20年发展历程中,秉承“通专融合、特色取胜”的理念,毕业生在能源国际化领域等各行各业中迅速成长。中化新加坡公司成品油执行经理、外国语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生强菲说:“毕业10年,我从中国北京到巴西里约热内卢再到新加坡,一直奋战在石油国际贸易第一线,是母校的专业特色给了我强大的竞争力。”此外,中石大英语演讲与辩论代表队驰骋全国赛场,捷报频传,彰显出外语教育改革的卓越成效。

标志性成果开始量产。2015年以来,中石大外国语学院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体现了外语教学改革成效,更为持续推进质量革命、培育更新改革成果奠定了良好基础;4名教师成长为北京市和校级教学名师,学院进一步形成了以教学名师、师德标兵、品牌课教师和青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精英教学团队;从教育部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到国家社科基金,以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游记整理、翻译与研究》为最新代表的一批高级别项目纷纷“落户”外国语学院,为持续提升科研实力、产出科研成果展示了良好前景;作为特色学科方向凝练最新成果,以能源话语为载体和研究对象的一批教材、论文、专著和译著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

一路走来,中石大外国语学院坚持以“识变、应变、求变”为己任,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和忘我奉献的精神品格,持续练就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意志和本领,不断开拓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新空间,为新时代中国高等外语教育改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 丁远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