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加快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 中石大召开油气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21-01-15 |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 作者:马超 | 摄影:杨利 | 浏览量:
1月14日,中国石油大学召开油气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作会议,贯彻落实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推动人工智能学院又好又快发展。校长张来斌,校长助理刘植昌,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人,人工智能学院教学专家组、学位委员会成员,油气人工智能校内授课教师和研究生指导教师等现场参会。会议同步网络直播,浏览量超过2000人次。
张来斌充分肯定了人工智能学院成立两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在这样一个重大历史机遇面前,作为油气顶尖高校的中石大,敏锐抢抓机遇,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两年来,人工智能学院坚持“高起点、高层次,新体制、新机制,小实体、大平台”思路,大胆创新,精心设计并实施涵盖本、硕、博不同培养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组建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中石油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在油气人工智能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发起成立油气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全面开展产学研科教融合等工作,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显著提升了学校社会影响力,是学校“强优、拓新、创一流”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也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探索。
他表示,学校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人工智能学院发展,希望学院牢牢抓住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这一任务,在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双向发力,坚守阵地,改革创新,乘势而为,继续凝聚优质师资队伍,推进油气人工智能系列教材和 “金课”建设,推动油气人工智能原创科研成果呈现,努力建成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示范基地,成为油气人工智能领域的“风向标”“领航员”。
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肖立志主持会议,并介绍、传达了学校关于人工智能学院的改革方案。他表示,改革方案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学院发展的高度重视,从目标定位、建设思路、组织架构、运行模式等方面为学院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根本遵循。学院将遵循改革方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把学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行业认可的油气人工智能领域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发源地而不懈努力。
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宋先知汇报了学院“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差异化培养体系建设过程和成效,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教学质量保障、师生实践交流、教学改革项目、招生选拔、论文开题等方面对油气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表示学院将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聚集人工智能授课教师师资,健全覆盖石油石化全产业链的“油气人工智能”实践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室,更好地支撑“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学院教学专家组组长张宝生教授对学院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表示教学专家组将充分发挥教学质量控制与督导作用,希望油气人工智能授课教师能够夯实“油气+人工智能”专业知识基础,发挥“双一流”特色学科优势,站在学校整体发展高度去认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作,精心设计课程结构和知识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用“真材实料”育“真才实学”,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
人工智能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徐怀民教授针对油气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深化油气人工智能学科发展理念和内涵,开拓国际学术视野,建立健全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的油气人工智能高精尖缺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发展学位、非学位教育,大力发展“人工智能+”非学位培训,加快油气人工智能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建设。
油气人工智能研究生指导教师代表宫敬教授围绕“高质量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同与会人员进行了交流。授课教师代表袁三一、朱丹丹分享了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举措。2017级油气人工智能本博一体化培养学生代表罗刚从个人和班级建设的角度,汇报了近两年来的成长与收获。
中石大于2018年12月12日成立石油石化及能源资源领域首个人工智能学院。学院聚焦石油石化领域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核心科学问题、关键技术研究,引领油气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和科学技术发展。学院已招收油气人工智能本博一体化培养两届共50名品学兼优本科生、46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同中国海油联合培养20名油气人工智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开设油气人工智能前沿系列课程。学院目前聘有校内授课教师26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7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62人,以及由校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兼职教授40人。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复杂油气智能钻井理论与方法”、中石油战略合作重大项目“物探、测井、钻完井人工智能理论与应用场景关键技术研究”,以及中海油人工智能预研课题7项。2020年12月12日,联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华为、五季数据、金山云等27家单位,发起成立“油气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成为推动我国油气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进程的重要力量。
(编辑 丁远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