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外国语学院认知神经语言研究团队在多模态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1-05-14 | 来源:外国语学院 | 浏览量:
近日,中石大外国语学院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团队在多模态语义加工的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EEG theta responses induced by emoji semantic violations”在《Nature》集团旗下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该项研究成果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秀凤教授研究团队(唐萌萌、赵秀凤、陈冰飞)和聊城大学赵綸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完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第一完成单位。
人际交流是复杂的表达系统,通常会有多模态信息处理。表情符作为副语言的一种形式,在计算机、智能手机为媒介的交流中呈爆发式增长。该项研究通过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技术研究了表情符号的语义处理。研究发现脑电波的theta波段(4-7Hz)在词语加工与表情符加工时呈现显著差异,表情符语义违反导致theta波振幅显著增加,且在额叶、枕叶、双侧颞叶均有体现。这一发现表明表情符和词语在语义处理过程中涉及不同的神经认知过程,提供了有关theta波功能的进一步证据,揭示了人脑如何处理多模态信息。
外国语学院认知神经语言研究团队,由多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组成,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交际的神经认知加工、翻译实践中的神经认知加工、影响外语教学的相关认知因素研究等。目前已建成认知神经语言实验室,完成“汉语句子语境下网络表情符的认知神经加工”“抑制能力与二语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口译员的情绪调节能力”等多个脑电实验,相关成果发表在《Neuroscience Letters》等SCI期刊。
该研究成果相关详情见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89528-2
(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