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星光

【强国报国 赋能未来】顶刊!1800多天!有望揭秘恐龙灭绝?!!!

近日,中石大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江强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单位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论文,揭示了世界上最长的海底线性山脉的形成机理及其深部地幔过程。

c4cfedbf7b56b473c12a6a3f378952d.png

地幔柱:地球深部的“岩浆旅行团”?

想象一下,地幔柱就像从地球核心出发的“高温岩浆团”,载着滚烫的岩浆一路向上冲。如果它们原地不动,头顶的板块就像传送带一样缓缓移动,就会留下一串“火山脚印”,比如夏威夷群岛的珍珠链式火山。但江强等发现:印度洋的这位地幔柱,居然带着火山团友到处“走”到处“浪”!

图片

他们研究了印度洋东经90度海岭的火山岩,用“岩石身份证”——

e4f69bd094e45e68aca5939ce7e8bef.png

这种定年技术就相当于给岩石测生日,研究发现这条海底山脉的火山喷发轨迹居然分了四段变速跑!就像一辆车先飙高速,再突然刹车,最后又踩油门。这说明地幔柱自己也在动,板块运动的“传送带理论”根本解释不了!

这么重大的科研发现可是世界首次,科研过程中一定充满艰难险阻,看他们怎么过关斩将。

科研通关秘籍:大海捞针+跨国寻宝

第一关:跨国借“石头”

本次研究系统测试了自1972年以来多个大洋科考航次从东经九十度海岭所采集的玄武岩样品的精确年龄。

cf3674fe5562d19e0d0c43e691ddc35.png

c73ba2d8f8fdbbd6b55aa4c3b796b22.png

为了拿到印度洋底的神秘岩石,江强化身科研界的“淘宝大师”,从日本、美国等国的实验室“挖”来了跨越50多年的珍贵样品。这些石头可都是20世纪70年代和2007年的“老古董”, 堪称“地质界的时间胶囊”!

第二关:显微镜下“挑芝麻”

拿到岩石只是热身!团队要把岩石研磨成粉,再从显微镜下挑出0.1毫米的斜长石颗粒。

3fd46c01be93d779a63fc8b983be085.png

11cfaf75d834d6d73e8b485ae4daa96.png

图片

斜长石极易发生蚀变,这项工作的难度堪比在沙滩上找一粒特定形状的、最新鲜的、最亮晶晶的沙子,一个样本找一整天都是常有的事。但是这样的实验,江强做了一年多!是对体力和耐心的巨大考验。

27c4dcbdbcbec9b9ee5a2d3931aba50.png

凭借耐心和细心,江强得到了宝贵的数据,逐渐拼凑出地幔柱动态行为的真实图景。虽然研究的突破经历了长久的攻关,江强平静地表示:“没有什么特别灵光乍现的时刻,也没有什么让人崩溃的瞬间,就是一步步地做,一点点地来。”脚踏实地、干坐冷板凳,这就是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真实样子。


(编辑  刘晓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