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一项成果入选2007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发布时间:2007-12-21 | 来源:科研处 | 作者:李湘萍 | 浏览量:
2007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全会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会上揭晓。我校郝芳教授主持的研究成果“深层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预测”入选,并应邀出席颁奖典礼。
“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活动是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的,目的在于及时宣传中国高等学校的重大科技成果,充分展示高等学校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的实力,鼓励高等学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全社会具有很高声誉,代表了一年里高校产出的顶尖成果。自1998年首次评选以来,活动对提升高校科学技术整体水平,推动高校的科技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年度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9所学校的10项成果被评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它们是从55项候选成果中,经过专家两轮投票评出的。10项中有3项成果出自生物医药领域,我校郝芳教授的成果是今年唯一的地球、环境、安全领域获奖项目。这项成果属于长江学者、郝芳教授研究组。主要项目完成人有资源与信息学院的邹华耀、曾溅辉、邱楠生教授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原总地质师龚再升教授。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报道,全文见:http://www.jyb.com.cn/xwzx/gdjy/kjdg/t20071221_132753.htm。
研究组通过4个盆地/凹陷的多学科联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揭示了超压环境生烃作用新模式,主要成果《Hierarchies of overpressure retar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matueation:Case stuides from petroleum basics in China》,2007年作为创刊91年来篇幅最长的论文之一发表在《AAPG Bulletin》上;阐明了非均质储层中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深层油气分布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部分成果2007年发表在《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上,在该期刊上Top 25 Hottest Articles 中列第7位;建立了深层油气成藏的能量配置模型。
自教育部1998年组织评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来,这是我校的第三次成果入选。前两次分别是2002年牟永光教授主持的《中国复杂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理论与技术》和2003年金之钧教授主持的《大、中型油气田成藏定量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