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新闻

我院杨进教授率团赴巴西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发布日期:2025-01-22 阅读次数:277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巴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和中巴合作成果清单,推动中巴两国能源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安全学院院长杨进教授率团于2025年1月9日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展技术交流。本次访问聚焦超深水油气钻探领域,代表团走访了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巴国油)、中国石油巴西分公司、中海油巴西分公司、中石化巴西分公司等单位,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在能源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在巴国油,代表团受到了巴西Aram项目经理Sergio及作业委员会成员的热烈欢迎。作为目前巴西规模最大的盐下碳酸盐岩油藏,Aram区块探明储量高达291亿桶(49亿吨),当前完钻2口井,综合估算石油地质资源量达93.46亿桶,具有极大规模的开发前景。交流会上代表团介绍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深水工程团队在超深水建井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深水喷射法安装表层导管”、“水下井口承载力计算”、“表层导管国际标准ISO 3421”、“深水浅层地质灾害防控”等关键技术方面,双方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巴国油与会人员对代表团介绍的超深水钻井技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图1.代表团在巴西国家石油公司(PETROBRAS)合影

图2.代表团与巴国油Aram项目作业委员会成员合影

在中国石油巴西分公司,代表团受到了总经理邱兆军、刘成彬及项目成员的热烈接待。刘成彬介绍了巴西分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在深海油气资源开发领域的技术进展。邱兆军强调,巴西是全球深海油气开发的重要市场,加强中巴双方深水领域科技合作将有助于推动全球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代表团详细介绍了中石大深水工程团队在深海钻井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就深水浅层建井、井身结构设计、控制压力钻井技术、钻井工具与工艺优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会议中,双方重点探讨了巴西深水盐下油田钻完井面临的诸多严峻挑战,亟须引入中方超深水钻井方面的技术经验与技术创新优势,推动巴西深水盐下地层快速钻井技术革新和提升作业者能力。

图3.代表团与中石油巴西分公司技术交流

图4.代表团与中石油巴西分公司项目成员合影

此外,代表团与中海油巴西分公司、中石化巴西分公司等企业就深水资源开发、装备技术升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在深海技术领域的合作。

图5.代表团与中海油巴西分公司成员合影   图6.代表团与中石化巴西分公司技术交流

此次访问增进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与巴西当地企业在深海资源开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强化了校企协同创新的国际布局,为深化中巴能源战略合作、推动全球深水资源开发技术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