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走进来”的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外译要坚持文化自信,深入思考“译什么”“谁来译”“怎么译”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外译的基本理论问题,学界常思常新。2018年,学界在这些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考、新论点。
第一,关于“译什么”。其中包括中华典籍外译和文化术语外译。术语外译是教育部、国家语委牵头实施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以下简称术语工程)”带动的研究热点。学界认为,典籍外译的内容选择要兼顾经典性与流行性(这个流行性是指国外读者感兴趣、在国外读者中流行的中国典籍),要坚持少而精、精而准。同时,有学者介绍了术语工程筛选术语的原则,工程尤其关注那些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中使用频度较高、具有国际交流与传播价值的词语,以及对建构当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有重要参考价值的重要概念和关键词语,比如“厚德载物”“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民惟邦本”“经世致用”等。这些既是中华思想文化中的核心术语,又代表了当今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
第二,关于“谁来译”。这一直是一个需要在“把母语翻译成外语”还是“把外语翻译成母语”之间进行思辨的问题,2018年,有学者指出,术语工程是“把母语翻译成外语”,要通过翻译把中华文化的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当然术语工程也邀请了很多以目的语为母语的外国专家加入,中外合作翻译是优选项。我们进一步认为,国家主导推动相关翻译工程,比如术语工程,不仅增强了这一策略的可行性,而且提升了其规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和有效性。
第三,关于“怎么译”。2018年,学界的新思考是,要以深入浅出为要求,把握学术型翻译与普及型翻译的关系,以自然化翻译策略平衡归化与异化的关系,以深度翻译法促进跨文化理解与认同。而关于术语翻译,有学者介绍,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对音译还是意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形成共识:要想更广泛地传播中华思想文化,让外国读者更方便地了解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能意译的尽量意译,不能意译的再取音译,或用“音译+意译”的方式。实际上,术语工程除了译什么、谁来译、怎么译这三个问题,还有两个问题,一是术语诠释、二是术语传播,2018年的相关研究也十分值得关注。
《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9)》(蓝皮书)各专题显示了学术研究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就“中国传统文化外译”这个专题而言,2018年的研究成果很多来自术语工程实施部门组织的两次会议——“‘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现代释译与运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批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发布会”以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国际传播论坛”。2018年,工程实施部门又组织了“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国际传播与中国话语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我们十分期待更为深入的研究成果出现,蓝皮书也将持续关注。
(作者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语言政策研究报告(2019)》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