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委员会文件
化工学院党〔2019〕11号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制度
教师的师德师风,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德师风是学院风气的灵魂。为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我院教师的师风师德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根据《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委员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及中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委员会《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用以规范我院师风师德。
一、指导思想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对于推进学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应坚持价值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师崇德修身的基本道德。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贴近性。落实教师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规律特点,增强师德建设的实际效果。
二、组织领导机构
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孙学文、高金森
副组长:姜桂元、魏强、孙净宇、陈春茂
成员:系主任、教师党支部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专家组成员、全体学生工作干部
三、发挥制度规范作用,严格师德惩处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维护社会稳定和校园和谐。
2、崇教爱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3、立德树人。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4、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发扬民主,协同创新。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诚实守信,力戒浮躁,秉持学术良知,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
5、服务社会。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勇担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和人类进步服务。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积极提供专业服务。
6、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淡泊名利,志存高远。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激励学生。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正义,引领社会风尚。重诺守信,清廉从教。自尊自律,言行雅正。做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二)师德失范负面清单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实到教师具体工作中,要求教师不得出现下列问题:
1、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教育教学活动中发表损害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2、违反宪法和法律规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违背社会公序良俗;
3、涉外活动中,出现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党和国家尊严、利益的行为;
4、利用各种媒体发表、传播不当言论,散布虚假、不良信息;
5、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
6、在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篡改侵吞他人学术成果、违规使用科研经费以及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7、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兼职兼薪行为;
8、在招生、考试、学生推优、保研等工作中徇私舞弊;
9、索要或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财务;
10、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
11、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的语言行为;
12、安排学生完成与其研究课题内容不相关的事情;
13、以各种借口推迟对学生论文修改及以其他形式威胁学生毕业的行为;
14、管理学生不善,出现危及实验室及个人安全的问题;
15、遇到突发事件及学生面临危险时,擅离职守、逃避责任;
16、其他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四、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主要措施
(一)师风师德建设工作是一项常规性工作,是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随着实践今后将不断丰富和深化。
(二)创新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将师德教育摆在高校教师培养首位,贯穿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创新师德教育理念、模式和手段。
1、丰富师德教育内容,坚持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通过开展培训、听取报告、发放学习书籍、在线学习等方式,加强理论学习;落实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青年骨干教师理论培训等上级理论学习任务。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学院每年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不少于1次,组织青年教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培训不少于3次。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大力弘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和“为学为师,立德立言”的教风。
2、创新师德教育的形式。执行并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新进青年教师配备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老教师、优秀教师做导师,导师要在业务和师德等方面发挥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学院每年保证3—5年内每名青年教师至少参加1次集体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积极开展教工党支部主题教育和组织生活,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师德教育中的作用。
3、引导教师加强自我教育。教师要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师德发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改进,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将师德要求积极主动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
(三)健全师德考核,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将师德考核作为高校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师德一票否决制。教师有违反师德一票否决负面清单或《师德“一票否决制”实施细则》的行为,在岗位聘任、职务(职称)晋升,研究生导师遴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选拔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评选以及评优奖励等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结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开展师德考察。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聘期考核的重要内容,在业务考核的同时,更加注重师德表现。师德失范的,在年度考核中评定为不合格,当年不得申报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得聘用高一等级岗位,在下个聘期视情况予以低聘或不再续聘。严把教师入口政治关。规范入职程序,加强教师引进的师德考察和政治考察。聘用外籍教师、引进海外人才,也要把好师德关和政治关。
(四)强化师德监督,有效防止师德失范行为。将师德建设作为学院教育质量督导评估重要内容。构建学院、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把师德评价纳入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听课、专家听课、教师自评等评教内容。本科教学专家组、本科教学工作委员会和研究生教育督导组把师德纳入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积极开展师德状况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作用,加强师德监督,防止师德失范行为。
(五)注重师德激励,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开展师德表彰。按时参评“本科教学效果卓越奖”,对在本科教学中潜心投入、课堂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进行奖励。按时参评并评选先进党支部、优秀主题实践活动、先进集体,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对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积极推荐教师参加上级单位组织的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道德模范、劳动模范等评选活动。在职务(职称)晋升、岗位聘用和评优奖励中,优先考虑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
(六)将师风师德建设工作同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实际出发,理解体贴教师,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实际工作来增强师风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五、加强宣传教育
1、加强宣传。加大师德典型宣传力度,把培育良好师德师风作为学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充分利用每个月半天理论学习时间,聘请榜样人物开展讲座,宣传先进事迹,洗涤教师的灵魂。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恳谈会,研讨师德建设、学风建设,发挥师德典型引领作用。充分把握教师节等节庆日、纪念日契机,开展先进事迹宣讲活动等形式,宣传优秀教师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及时应对师德舆情,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对于学校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应对并有效引导。
2、注重实效。在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师行为、提高师德素养、提升服务质量、完善长效机制、展示师德风采、促进学校发展上下工夫,以促进学院学风转变为抓手,从师德建设的具体事情抓起,从解决师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手,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师德建设更富有成效。
中共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委员会
2019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