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际古地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alaeogeography,ISP)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成立的第一家地质学领域国际性学术组织,也是中国高校成立的第四个国际性学术,是历经近十年时间申请成功的一个国际性学术组织。该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为教育部,登记管理机关为民政部,挂靠单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过会员大会和理事会选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吴胜和教授当选为国际古地理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彭苏萍教授、加拿大里贾纳大学Hairuo Qing教授、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Santanu Banerjee教授当选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鲜本忠教授当选为学会秘书长,学会发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冯增昭教授被推选为荣誉理事长。
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李廷栋、殷鸿福、陈毓川、王铁冠、彭苏萍、莫宣学、翟明国、舒德干、孙龙德、李根生、毛景文、邹才能、郭旭升等13位院士,中国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陈向阳,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球五大洲15个国家、36家高等院校与研究院所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在会上致辞,副校长鲍志东主持成立大会,副校长金衍参加成立大会。
国际古地理学会是由世界各国的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专家自愿组成的国际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国古地理学的交流、发展和创新,为矿产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预测服务,对国家的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古地理学已经形成了岩相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等众多分支,亟需一个国际程度深、专业性强的学术交流平台。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古地理学研究已居国际前沿。为促进国际范围内古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并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古地理学界和地质学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我校冯增昭教授于2013年开始发起召开了5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应国际古地理学术会议各国代表的呼声,在欧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等15个国家的同行支持下,向我国民政部申请成立国际古地理学会。 冯增昭教授现任《古地理学报》主编,是中国石油工业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一直从事沉积学和古地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沉积学著作8部,岩相古地理学著作14部,翻译出版国外的沉积学著作5部,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等国家级、部级、省市级奖13项,在古地理学界具有重大贡献和影响力。
吴小林校长代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全校师生对参加会议的院士、专家、领导及学会会员表示感谢,代表学校向国际古地理学会的成立表示祝贺,认为国际古地理学会的成立,顺应了新时代科技发展的要求,适逢其时,意义重大。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陈向阳先生在发言中首先对国际古地理学会(ISP)的成立表示祝贺,同时他也希望学会能找准功能定位,聚焦主业,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并加大创新力度,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以专业化、国际化建设为引领,做制度创新的先手。
国际古地理学会(ISP)发起人冯增昭教授在发言中希望国际古地理学会(ISP)能够为国内外古地理学的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最后引用孔子“及其老也,戒之在得”来表明国际古地理学会(ISP)的成立了却他一桩心事,他将在之后为学会的发展尽自己一份力量。另外相关学会和企业的领导和学者也发表了致辞,发言中纷纷表示,国际古地理学会的成立是国内外古地理学发展的里程碑,为促进世界各国古地理学术交流,凝聚古地理学术成果,为古地理学多学科的交叉与繁荣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学术平台,必将促进国内外古地理学和地质学的快速发展;希望学会能够凝聚国内外众多的专家、学者,深化合作和交流,共同为我国及全球能源行业的理论和技术创新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新任理事长吴胜和教授代表国际古地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发言,提出了学会未来的工作规划。国际古地理学会将组织开展古地理学学科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定期召开国际古地理学术会议,发展《古地理学报》期刊,加强与相关学会的交流,促进人才培养,为国内外古地理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作出贡献。
国际古地理学的成立将为国内外古地理学界开展学术交流提供新平台,为我国及世界古地理学的研究发展带来新动能,为国际性社会组织参与全球治理探索新路径。该学会成立之后,将组织开展古地理学学科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定期召开古地理学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国际上其他相关组织的活动,依法依规创办期刊,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举办为会员服务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