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朱世发教授研究团队在火山-沉积系统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与火山活动相关的沉积序列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火山作用、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的证据。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纪河流-三角洲沉积物蕴含了盆地周缘造山带构造演化中丰富的火山活动信息,为火山活动相关沉积过程的研究提供了“天然实验室”。通过对盆地西南部富火山基质砂岩(VMS)样品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旨在解决目前尚不确定的火山碎屑物质来源问题,系统阐述了火山相关沉积物沉积和成岩过程。研究认为火山碎屑物质并非前人所认为的来自阴山-燕山造山带,而是来自北秦岭造山带的西南地区。火山频繁喷发,物源区残留的火山碎屑物质在喷发后不久通过河流系统输送到湖盆中。河口/三角洲沉积物具有异重流岩相组合特征,表明VMS可能以异重流的形式搬运和沉积。在随后的埋藏阶段,按照火山基质含量的差异将VMS分为3种类型,它们具有相似的矿物共生序列,但成岩强度不同。3类砂岩自生矿物含量和孔隙结构等差异与火山基质成岩蚀变演化密切相关。该研究提出了北秦岭造山带前人未提及的构造热事件,完善了与火山作用相关的异重流理论体系,这一贡献为类似构造背景的湖盆沉积成岩过程提供了新的启示。
该研究成果《Depositional and diagenetic processes in volcanic matrix-rich sandstones from the Shanxi and Shihezi formations, Ordos Basin, China: Implication for volcano-sedimentary systems》发表在地学著名期刊《Basin Research》上。论文通讯作者为朱世发教授,第一作者为我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崔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球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
《Basin Research》是地球科学领域的一区TOP期刊(升级版),排名为14/251,拥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期刊重点出版地球动力学过程、热流、沉积流体、地震和层序地层学、建模、埋藏和反演历史、古气候、剥蚀和沉积物路径等系统研究成果,2020-2021最新IF为4.308。
有关该研究的详细内容请参阅: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bre.12688